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林多部门出实策让“蓝图”变成“实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吉林多部门出实策让“蓝图”变成“实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18 22:05

  中新网长春10月18日电 (记者郭佳)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新闻发布会18日在长春举行,发布会介绍了全会有关情况。吉林多部门相关负责人与会,介绍如何通过新政策让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变成民众可感的“实景”。

  发布会解读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实施意见》。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

  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张志新介绍了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的举措。他说,省发改委要强化法治建设,在公平准入上下功夫;要强化服务意识,在持续优化环境上下功夫;要强化服务质效,在助企解难上下功夫;要强化沟通交流机制,在力争做到有求必应上狠下功夫;要强化审慎监管,在规范涉企服务行为上下功夫。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构建“无事不扰”服务体系,助力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更好更快更优发展。

  吉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德明表示,吉林农业要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抓创新求突破。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加力推进11个领域4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在现代种业振兴上抓创新求突破。加快在高产耐密抗逆玉米、耐中度以上盐碱优质高产水稻、高油高产大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是在智慧农机研发上抓创新求突破;四是在智慧农业赋能上抓创新求突破,不断拓展丰富智慧种养、智慧收储等数智化应用场景。

  吉林也是中国科教大省,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张洪彬表示,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改革。适应国家战略和吉林产业创新发展需要,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建立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超常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到2027年,新增100个急需紧缺专业,撤销一批低质错位学科专业,理工农医类在校生达到55%以上;前瞻布局未来技术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机制和运行模式,推动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吉林文旅资源丰富,特别是冰雪底蕴深厚。上个雪季,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1.2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都在1倍以上。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表示,将用创新融合的方式,让吉林冰雪更具市场活力。促进农文旅、商文旅、体文旅深度融合,着力做好“冰雪+”文章。以长白山、查干湖和9大滑雪度假区为引领,做强冰雪度假市场;推广以雾凇岛、松岭雪村、二合雪乡、知北村等为代表的雪乡雪村产品,做足乡村微度假市场;推动以长春冰雪新天地为代表的100家城市娱雪乐园建设,做深都市冰雪休闲市场,构建冬与夏、昼与夜、冰与雪、高端与大众、城市与乡村互联互通、互动互惠的特色冰雪产品体系。

  围绕解决民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高占东表示,将持续做好“三件事”,即打通堵点,加快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缓解痛点,推动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解决难点,推动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连续互认共享。

  吉林省委政研室主任于亮介绍,现在有关方面正在对《实施意见》提出的400多项举措逐一进行细化,明确由省四大班子的省级领导牵头领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号入座。同时,把各项改革任务都明确到人、明确到岗,形成闭环、一抓到底。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改革过程中尊重历史、尊重规划,严防推动改革急功近利、走偏走虚,切实以改革的实绩实效和人民满意度来检验改革。(完)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内蒙古达拉特旗:沙海变“蓝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