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人参“变身”记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2024-08-21 20:49

  人民网记者 谢龙 李洋

  经历了一整个夏天的雨水滋润,长白山深处形似“胖娃娃”的人参“悠哉”生长,在一声声放山人的吆喝中,它们即将迎来日后的华丽“变身”。

长白山人参浆果。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连日来,“参把头”孙良珠带着徒弟在丛林深处“放山”——“放山”是长白山地区对进山采挖野生人参这一行当的称谓,如今,这种古老的采参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把头”孙良珠在林中“放山”,按习俗找到人参后应高喊“棒槌”。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棒槌!”喊着口号,选定“观山景”,备足“索宝绳”,仔细观察人参长势……“今年,长白山风调雨顺,人参长势很好。”孙良珠望着眼前“五匹叶”上硕大娇艳的人参花预测。

长白山森林中,适宜人参生长的环境。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人参产区。就是在这样的纬度带、这样的坡度上,特定的树木密度导致的光照度下,人参“舒适”生长。2023年,吉林收获人参3.4万吨。

  从“百草之王”不如草

  到“林海参香”优质优价

  近期,长白山地区进入旅游高峰期,位于长白山山脚下产参大县抚松的一家家人参专营店也迎来了销售旺季。

  “这个柜台里展示的是15年以上的林下参,每一棵都有‘长白山人参品牌’认证,放心购买就好了。”天盛参荣人参专营店经理陈强从小跟着父辈种参做人参买卖,面对着往来的商客他总是笑呵呵,“如今,人参产业势头正猛,价格也不错,小小的人参让我们参商奔向了小康。”

  2023年,吉林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3%。

长白山林下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虽然现在“价格不错”,然而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的人参,却曾在其主产区沦落成了“萝卜价”。

  为啥“萝卜价”?“当年,各家各户自产自销,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大量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化肥,最后产量不仅没上去,质量还下来了。”陈强说,“因各项指标不符合药厂收购标准,辛苦种出的人参,只能卖出‘萝卜价’。”

  守着好资源不能没有好收入。这样的窘境,在吉林省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后有了明显改观。

  “政府组建了一个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后来就有专家找上门说:‘你想要提高人参品质和产量,就必须标准化种植。咋样种得好,我们教你。’”当时陈强将信将疑,“我种了30多年的参,他们经验能有我丰富?”

  后来,陈强还真心服口服了。

  “联盟给我们提供了全过程技术指导,咋样正确上绿肥,怎么防冻调温调光,让咱这老‘参把式’接触到了新技术。”如今,陈强不再害怕农药检测——人参有了质量保障,价格也逐渐走高了。

位于抚松县的人参良种繁育示范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从种参到卖参,陈强忙得不亦乐乎。“‘一参一码’追溯平台上线、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顶格处罚,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规范市场秩序,让我们参农更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生意。”陈强对未来人参的价与质充满信心。

  从背井离乡背包卖

  到一家市场左右全球参价

  清晨,位于抚松县万良镇的长白山人参市场,商客已是摩肩接踵。

万良镇的长白山人参市场。抚松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白山人参市场经理张国红一边巡视着市场的环境一边介绍:“鲜参娇贵,温度一高就容易干,保品相,需要趁早卖。但园参不一样,参农们大多白天起参,交易往往集中在下午,晚上甚至会更热闹。”

  在交易旺季,长白山人参市场每天交易人数超5万人次,年人参交易量超4万吨,年交易量占全国人参交易量的80%左右,年交易额达80亿元。“毫不夸张地说,长白山人参市场可以左右全球参价。”张国红显得十分自豪。

  张国红说:“最早卖参,乡亲们得背着蛇皮袋,全国各地跑,去年的买家今年未必能找得到,人参能不能卖得好,也全凭运气。”

  背井离乡跑零售,形成不了市场机制。于是,镇上的参把头带头在参农多、交通便利的万良镇集中开市,逐渐形成人参交易集散地。

长白山人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2005年,长白山人参市场由政府主导选址异地扩建。如今,在1.68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里,200多种人参产品走出大山“见世面”,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年来,长白山人参市场陆续引入了质量检测、报价中心、大数据中心及多媒体信息中心,让老市场逐渐跟上需求的新变化。”张国红介绍,今年,投资2.4亿元打造的人参特色产业小镇工业园已完工。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仓储、加工、销售、研发、检测及中小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群。

  小小的万良,大大的市场。张国红说,目前万良镇约有80%的人口从事人参行业,市场与业内人士的集聚作用,让参农背井离乡背包卖参成为历史。

  从长年“困”在酒坛里

  到“面”目一新向全球

  在不少吉林人的记忆中,家里总有一个泡着人参的玻璃酒坛,酒坛里满是参须的人参“张牙舞爪”,散发着浓郁的酒糟香,只有逢年过节时,长辈才舍得倒出一点,品味这佳酿。

  而今天,人参正以另一种方式面向世人。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人参已不再是单一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后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人参护肤品就是典型代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药师陈英红说。

  在抚松中草集人参小院,利用人参皂苷、多糖、肽类与挥发油等活性成分研发的人参化妆品畅销世界各地。“我们已研发出150多种人参护肤产品,在全国开设了1500多家专卖店,市场反响很好。”抚松中草集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祖朋说。

  在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仓储库里的一箱箱人参护肤品在机械的操控下打包装箱。“我们将人参花、果、叶、茎、根中的不同有效成分研制成不同功效的护肤品,实现了人参的全株开发利用。”该公司董事长张益胜表示,目前已研发出包括洁面、美白、祛痘、除螨、彩妆等600余款产品,2023年实现产值2.72亿元。

集安益盛药业的化妆品仓储库。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除了护肤品,吉林还通过精深加工开发生产了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生物制品等多个系列的1000多种产品。

  “我们将长白山人参和长白山蜂蜜融到一起,味道好,还易携带,随时随地可食用。”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宗树伟介绍,这种采用生物酶解专利技术提取小分子低聚肽做成的粉剂和含片食品及药品,在推出市场后反响很好,“撕开包装袋,将人参含片放入口中,蜂蜜的甘甜让味本微苦的人参唇齿留香。”

  做大做强长白山人参产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前,吉林正通过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快人参多领域多元化开发利用,持续提高人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

  “要举全省之力,从源头抓起,引导行业自律,更好培育维护人参品牌,真正把长白山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吉林省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漫山遍野的小红果,底下睡着“金娃娃”。初秋时节,人参正在长白山华丽蜕变。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内蒙古达拉特旗:沙海变“蓝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