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飞候鸟恋上松花江 “鸟叔天团”享受忙的幸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南飞候鸟恋上松花江 “鸟叔天团”享受忙的幸福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0-24 15:09

  候鸟在湿地上空飞翔 潘晟昱供图

  中新网吉林10月24日电 题:南飞候鸟恋上松花江 “鸟叔天团”享受忙的幸福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正值迁徙季,63岁的任建国现在每天只睡5个钟头。凌晨3点起床后,他习惯性地沿着水岸步行,观察候鸟的过冬设施有无损坏。到11月中下旬,至少3000只候鸟要来吉林市长白岛过冬。目前,已有近千只先行抵达。

  如果候鸟识人,它们应该对这位六旬老人很熟悉了,任建国在松花江上的长白岛义务护鸟多年,“鸟叔”名号远近闻名。鸟来鸟往,任建国越干越有劲,到岛上“落籍”的鸟儿年年增加,其中不乏中华秋沙鸭等20多种珍稀濒危鸟群。

  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蜿蜒流淌,滋养着东北黑土地。近年来,中国官方持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生活在松花江畔的人们生态保护意识逐年提升,这条绵延不绝的水系由此成为天然生态廊道。

  “我刚来长白岛时,候鸟还是稀客。”任建国回忆,彼时,仅有稀稀落落几只候鸟在江湾处觅食补充迁徙所需的能量。

  几年前,松花江沿岸地区相继行动起来保护东北“母亲河”。沿江一线设置了防护拦网、观景区域,生产生活排放被严格控制,增殖放流等手段有效提升了水质……

  水鸟不再继续南飞,而是选择留在当地越冬。“我的任务也变了,从最初的护鸟变成了现在的喂鸟。”任建国说。

  生态持续好转,候鸟有了更多迁徙路线,在吉林各地,也诞生了更多像任建国一样的“鸟叔”。在吉林市江段的上游——蛟河市,58岁的李荣富就是其中一位。这位生物教师在学校成立了爱鸟护鸟宣传大队,还成立了12个小组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宣传活动。

  这几天,李荣富忙着发动师生检查鸟类可能栖息的水草、田地、树林里的“储粮”情况。如果食物不足,他们会留下一些玉米粒。

  在李荣富的家乡,爱鸟、护鸟已经成为新风尚。“河流中蕴藏着充沛的食物,我们这儿具备成为候鸟迁徙驿站的条件。”李荣富介绍,当地还频频出现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的身影,这更加大了大家护鸟的动力。

  提到东方白鹳,继续沿江而上即可寻到它们聚会的大本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支流嫩江与洮儿河交汇在一起,形成这处河流纵横、湖泡洼地星罗棋布的壮观湿地,这里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停歇地。

  潘晟昱(左二)在开展护飞工作 镇赉县委宣传部供图

  对于生活在这片湿地的鸟类来说,51岁的潘晟昱是它们的“监护人”。近十年里,潘晟昱得到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支持,成立了护飞队。

  今年迁徙季,潘晟昱最为开心。据不完全统计,眼下在湿地停留的东方白鹳已经超过2000只。同时,还有近1000只白头鹤、4000多只灰鹤、数量过万的白骨顶鸡以及十万余只豆雁。

  来湿地栖息的候鸟 潘晟昱供图

  广袤的湿地上,宛如过年般热闹。“这些年,我见证了珍稀鸟类数量的稳定增长,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潘晟昱激动地说。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宋代诗人秦观描绘的美好画卷,正在松花江沿线重现。在候鸟云集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护鸟队伍,“鸟叔”群体仍在持续壮大。(完)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内蒙古达拉特旗:沙海变“蓝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