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春农博会擦亮吉林现代农业“金名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长春农博会擦亮吉林现代农业“金名片”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2022-08-31 10:15

  这是一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盛会。在十天的会期里,线下观展人数达到68万人次,线上观展点击量近5000万次;1500余家名优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展,1200余种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销;经贸合作意向签约超175亿,现场交易额3.3亿元……

  8月27日,第二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这个专注于“三农”领域的博览会历时多年发展,不仅擦亮了吉林现代农业的“金名片”,更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和国内外农业交流合作的宝贵窗口。

  数字化、智能化

  农博会“新”字下功夫

  不断创新,常办常新。此次长春农博会在“新”字上下功夫,重点聚焦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围绕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与创新。

农博会数字农业及国际农产品展厅。人民网李洋 摄

农博会数字农业及国际农产品展厅。人民网李洋 摄

  在农博会数字农业及国际农产品展厅,一家家数字农业企业纷纷展示着自家的绝活。“首先给大家介绍一朵云,它叫‘吉农云’。过去扛锄头,现在看手机,一个个遥感器紧盯着农作物的长势。像土壤的酸碱值、土壤墒情都显示在这个平台上,小秧苗什么时候喝水,手机说了算。”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英霞表示,通过该平台的数字化管理,能把它们进行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在管理上、云财物上,进行数字化升级,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数字社”。

  本届农博会,农博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智慧农博一屏通览备受好评,也正式开启了农博互联互通新模式。这套系统通过农博概览、农技咨询、溯源数据总览、互联互通、标准体系、云上农博、合作交流七大板块,集中呈览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溯源、农业技术服务、智慧会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示范合作交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

智慧农博一屏通览。

智慧农博一屏通览。

  依托智慧农博一屏通览,大会将传统线下展览和交易功能数字化、线上化,建立起多平台不同领域的互联互通。通过“云展示”“云交易”“云服务”提升展会展示、宣传、洽谈、交易等功能,无缝链接参展商、采购商、专业服务商及普通观众,实现一次参展、两个平台。同时,以展会为核心,延伸物流、支付、信用体系、金融等服务结构,形成交易闭环,丰富展会内容,助力农博会实现“新”升级。

  品牌化、效益化

  农博会“吉”字号成招牌

  本届农博会,“吉字号”特色品牌产品大放异彩。吉林省9个地市州、长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纷纷参展亮相,集中展示了各地现代农业的建设成果。皓月牛肉、长白山人参等七大“吉字号”品牌集体出镜,供销特色展“832平台”携带大米、玉米、杂粮杂豆、山珍、坚果等42大类产品1200余种产品集中展销。进一步提高了吉林省“吉字号”优质农产品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长春农博会长春绿园区展台。人民网李洋 摄

长春农博会长春绿园区展台。人民网李洋 摄

  精品畜牧展区是今年农博会的亮点之一。近年来,吉林省规划“千万头肉牛产业”战略布局,全力加快构建肉牛高效快繁体系。围绕打造肉牛、生猪、肉鸡、梅花鹿等十大产业集群,大会组织了特色畜禽品种展览,集中展示了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要成果和特色亮点。

  202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跨上800亿斤台阶,现代化农机具功不可没。在农博会农业装备展区,5.6万台套农机整齐排列集中展示一批农业机械的新成果新技术。智能秸秆打包机、无人驾驶智慧农机、全能智能导航电脑操控……如今,这些农机变得格外“聪明”,不但作业精准不差分毫,而且每亩能成本节约5%至10%。

  近年来,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取得良好效果,对此,本次展会还专门设置了黑土地保护机械展区,这些农机具可都是农民兄弟的新宠。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处二级调研员韩国兴介绍说:“24个品牌、39个品种的农机具进行展销,已经贯穿全产业链、耕种收的整个过程。”

农博会农业装备展区。人民网李洋 摄

农博会农业装备展区。人民网李洋 摄

  在展会期间,每次高新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示范演练,都会吸引大批的观众驻足观看,更让农民朋友们“爱不释手”。不过,对这些农机装备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吉林省8800多个农机化服务组织、62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他们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为小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机服务。正是这些人,在广袤的吉林大地上,引领着优质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

  娱乐化、全民化

  农博会在“趣”字上更新迭代

  从2000年到2022年,从第1届到第21届。如今的长春农博会不仅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企业合作、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更成为全省农民的盛大节日,全民旅游消遣的娱乐圣地。

  本次展会开幕当天,东北首个电影主题沉浸式文化创意街区——长春电影嘉年华开街迎客。这是展会新增设的以电影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创意街区,吸引着众多参观者前来参观游玩。

长春电影嘉年华。农博园供图

长春电影嘉年华。净月高新区供图

  在“奋进新征程”“建设新吉林”主题展厅,80余组生动景观小品和场景化体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的成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渔业展馆、珍禽园、农耕文化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德惠农民节、“吉林巧姐”大赛,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新风采,体现了文化惠民的展会主旨。

  在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农博园核心技术装备——6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集示范性、观赏性、科普性于一体,包含高新无土栽培区、规模化无土栽培展示区、基质栽培技术展示区、热带果树园、花卉园等7个特色种植区,规模之大、科技含量之高国内少有,直追设施园艺最前沿。

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人民网李洋 摄

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人民网李洋 摄

  “家人们,来自公主岭市的鲜食玉米口感甜润,大家抓紧时间下单……”在农博会4号展厅,“吉字号”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直播间搬进展区,“带货主播”高燃上线,一声声卖力地“吆喝”为农特产品“打call”,直播间人气不断高涨,迅速掀起一股抢购热潮。

  伴随着农博会的开幕,农民趣味运动会也开始了,推着小车运送粮食、拿着秧苗插进水瓶、推着车轮胎看谁跑得快……这些稀奇古怪的“趣味”比赛,为长春农博会带来一股“农味”气息,趣味性十足,更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其中。

  品牌展销与设施装备、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经贸论坛与赛事活动……如今,长春农博会正成为展示吉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农业经贸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长春市“六城联动”空间布局背景下,作为“六城联动”中的重要一环,长春现代农业城未来将建设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好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长春农博会正把握住利好机遇政策,与时俱进,以更精准、更精彩的形式与方式,书写“三农”盛会的精彩华章。(李洋)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圆满结束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

  • 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 精彩照片都在这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