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春宽城区:优化城区环境 提升市容品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长春宽城区:优化城区环境 提升市容品质

来源:吉林日报2022-06-24 16:48

长春宽城区:优化城区环境 提升市容品质

宽城区住建局施工班组正在对人行步道破损处进行修缮。

长春宽城区:优化城区环境 提升市容品质

宽城区住建局施工班组正在对道路破损处进行夜间施工。

  6月23日下午,当记者来到鼎信路与首山路交会处时看到,3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对道路两侧的人行步道破损处进行修缮。“看着施工队正在对人行步道进行翻修,我感到十分高兴,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回家不敢走破旧泥泞的人行步道了,也不用担心因为躲水坑而走到机动车道产生的危险了。”家住团山小区的李大爷告诉记者。

  宽城区为提升城乡环境秩序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环境,助力复工复产复区,于6月13日至9月20日,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秩序百日攻坚行动,努力实现建成区区域市容环境秩序显著提高,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村容村貌、环境秩序明显改善,推动宽城区城乡环境秩序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高度,并增强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而“城市伤痕”整治行动作为宽城区城乡环境秩序百日攻坚行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区市容环境的同时,也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自6月1日起,宽城区城管办会同区住建局、各街道对辖区内的“城市伤痕”进行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

  “针对此次道路伤痕治理行动,宽城区住建局专门增加了6个班组对市政道路破损进行彻底排查。截至23日,已修复破损400余处,柏油路、方砖13600余平方米,边石1700余延米,井具160余座。”宽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科科长徐帆告诉记者,剩余已排查出的100余处破损将在一周内修复完成。

  宽城区在市政道路挖掘审批过程中考虑到居民的用水、用气等问题,在尽最大可能方便居民日常出行的前提下,本着“能顶管的不明挖、能走方砖的不走柏油、能走绿地的不走方砖”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尽量减少对已建成道路的破坏。同时,宽城区对市建委审批通过的道路挖掘项目严格监管,严禁私自挖掘、破坏市政设施违法等行为,并要求挖掘单位和复原单位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及时复原。

  高位统筹,倒排工期。宽城区主要领导带队先后2次对“城市伤痕”问题进行实地踏查,要求有关部门和属地街道立即排查,迅速行动、边查边改、立竿见影。其中,6月1日,宽城区城管办下发通知,要求各成员单位立即展开排查摸底、建立问题清单台账、落实主体责任、逐步整改清零;6月9日,宽城区召开“城市伤痕”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并要求各级分工合作、分清主次,克服困难、倒排工期,一周内形成成果,7月底前全面完成治理修复工作。

  排查梳理,分类推进。宽城区各街道、部门领导靠前指挥,采取步查、车巡等方式,重点对人行步道方砖和道边石路破损、市政井盖丢失破损、架空杂乱线缆、台阶踏步残破、围挡污损破坏等“城市伤痕”问题进行全面摸排,经过前期的排查,共发现“城市伤痕”问题1075处。同时,自6月9日起,宽城区组织区住建局、各街道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全面展开治理修复工程。截至6月16日,已完成整改789处。“以前每次我晚上开车回家的时候,当遇到下水井周边的路面破损时,一不注意就会从上面开过,对车的轮胎损伤很大。但昨天晚上看到有施工人员正在对破损的路面进行修理,以后也不用担心行车过程中因为路面破损而出现安全隐患了。”私家车车主刘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针对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宽城区将通过加大督办力度,限期整改清零;强化日常排查和治理,避免问题积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等措施,对台账内问题进行验收,对新发问题按照权属关系进行督查、督办,及时解决。

  今年下半年,宽城区将继续开展道路巡查行动,一旦发现问题将在48小时内进行处理,在保证居民出行、行车安全的同时,带来一个品质高、环境优的生活环境。(记者 刘霄宇)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智造”全球抢单 绿色创新引领市场潮流

  • 第五届消博会丨国货潮涌消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