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长沙市政府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市演艺新空间(小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演艺新空间十条”)。这一政策的出台,是省市两级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长沙演艺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建设“演艺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长沙演艺事业发展进入了系统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该措施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应势而动:百个小剧场,激活城市文艺新脉搏
当前,文旅消费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游客与市民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沉浸化。以小剧场、特色空间为代表的演艺新空间,以其灵活的形态、丰富的业态、紧密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剧院的边界,将演艺融入城市肌理,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和城市文化魅力的新窗口。
在长沙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演艺新空间正以其灵活多元的形态,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新选择、艺术表达的新阵地。从太平街的脱口秀小剧场到后湖的实验戏剧空间,从大学城的原创音乐现场到商圈的沉浸式演出,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演艺新空间,正在重新定义长沙的文化生态。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亦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消费市场活跃。“演艺新空间十条”的出台,正是基于对这座青年友好型城市文化特质的深刻理解,着眼于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创作环境,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演艺新空间成为连接艺术与生活、传统与创新的重要纽带。
“演艺新空间十条”政策立足长沙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把握产业趋势,将演艺新空间发展置于省市文旅发展战略全局中统筹推进,意义重大:一是提升省会文化辐射力的关键抓手。通过建设“演艺名城”,将长沙的演艺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文化IP,强化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的文化集聚、创新和辐射功能,带动全省文旅产业整体升级。二是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的有效途径。演艺新空间能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繁荣夜间经济,带动关联消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力。三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创新实践。推动演艺空间普惠化、便捷化,使高品质艺术表演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硬核举措:真金白银+多维赋能,打造文艺生长沃土
《演艺新空间十条》内容全面,针对性强,覆盖了从规划引导、空间建设、业态集聚到内容创作、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的全链条,亮点纷呈。
目标引领,共建演艺名城。文件开宗明义建设“演艺名城”,并积极推动将其纳入省市“十五五”规划。聚焦“三年百个小剧场”目标,将其细化为可操作、可考核的发展任务,体现了省市高度的战略协同。
资金加持,点燃发展引擎。省、市两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演艺新空间发展。扶持对象精准聚焦具备现场表演功能、多业态融合的各类空间。扶持措施实实在在。
集聚发展有奖励,对重点区域(如“五一商圈”及各区县重点区域)内成功招引项目的物业方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对以灵活方式参与运营的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项目建设给补助:鼓励国有企业、重点景区等优化空间利用,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演艺新空间。对引导发展重点区域内新建或改建项目的投资方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
运营创作强激励:每年对符合条件的运营方给予最高30万元运营补助;对原创剧目出品方给予最高30万元创作补助;对赴省外巡演给予最高15万元补助。
人才市场双培育:对符合条件接收应届毕业生的运营方给予最高5万元补助;对合作票务平台开展惠民促销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
融合创新,打破业态边界。大力倡导“演艺+”“+演艺”模式,推动各类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明确支持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业态,鼓励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演艺空间,促进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生态培优,营造创作热土。支持成立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开展培训、认定标杆,提升行业专业化水平。特别强调优化消防、演出审批等服务,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旨在营造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宣传联动,引导全民关注。组织省市媒体集中宣传、利用公益广告屏发布信息、制作手绘地图、纳入旅游线路、发放惠民优惠券等,多措并举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有效扩大消费市场。
狠抓落实:从“纸上蓝图”到“遍地开花”
为确保《演艺新空间十条》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长沙市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省级赋能,高位推动。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加强对长沙演艺新空间发展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持,在行业标准制定、优秀剧目引进与输出、全省旅游线路整合推广、跨区域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省级平台的统筹协调作用,为长沙“演艺名城”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有力的支撑。
市县联动,政策到底。长沙市将建立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参与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尽快出台政策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特别是要求湖南湘江新区、各区县(市)参照制定配套政策,形成市区(县)联动、分层支持的政策体系。
加速布局,树立标杆。在湖南省文旅厅的指导下,长沙市将尽快明确并动态优化各重点发展区域范围。迅速启动首批市级演艺新空间的认定和项目补助申报工作,树立标杆,尽快形成示范效应和集聚态势,确保“三年百个”目标稳步推进。
资源贯通,生态共创。省市将共同推动省级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优质资源与长沙市演艺新空间深度对接,鼓励创排适配剧目,开展驻场演出,共建实训基地。支持行业组织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行业交流,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生态。
建立机制,协同发力。建立健全联合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落实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省市文旅宣传平台将协同发力,持续扩大长沙演艺新空间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体验消费。
《关于支持长沙市演艺新空间(小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是省市联动、聚力赋能文化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相信未来长沙的街头巷尾、商圈景区,将涌现出更多演艺新空间,为星城大地注入更为浓郁的艺术气息与文化活力,助力长沙打造“演艺名城”,为湖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