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医道驱魔障 生命绽芳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医道驱魔障 生命绽芳华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2024-04-23 16:14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尹义龙 张红斌 通讯员 袁雯

  4月19日,湘潭市抗癌协会年会暨第十六届湘潭市十大抗癌明星表彰大会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市科协、市卫健委、市一医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部分市抗癌协会会员、肿瘤患者及家属、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等参加活动。

  会议对湘潭市第十六届抗癌明星进行了表彰,付旭东等10位抗癌勇士身披绶带、精神饱满地站在台上,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抗癌明星代表周女士叙说了她11年的抗癌心路历程,让人感动更使人振奋。

医道驱魔障 生命绽芳华

10位湘潭市第十六届抗癌明星受到表彰。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这场盛会,也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重头活动之一。

  数十年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湘潭市肿瘤医院)专注肿瘤防治,在综合施策、科学防癌的基础上,不断进取、锐意创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防癌意识,通过治疗让众多肿瘤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推动着全市肿瘤防治事业的新发展。

  敢于争先,肿瘤学科在发展中壮大

  始建于1989年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是当时湖南省地市级独立建科最早、学科规模最大的特色科室,可谓湘潭市肿瘤防治的“先驱”,之后相继获评市级、省级重点专科。2008年获批成立湘潭市肿瘤医院。

  健康事业,薪火相传。数十年来,医院肿瘤学科这株大树更加枝繁叶茂,目前拥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中医肿瘤科、血液肿瘤科5个专科以及其他专科内的肿瘤亚专业组等,形成湘潭市区域性肿瘤疾病诊疗中心。

  人才兴科、人才立院。一直以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不断选派优秀人员,赴国内肿瘤防治领域知名专科医院进修学习,甚至出国深造,学成归来后成为医院肿瘤防治工作的中流砥柱。

  目前,汪砥、贺宜伟、刘命文、李星、彭顺清、肖红、杨清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活跃在湘潭市肿瘤防治、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

  2022年9月,杨清博士团队在美国临床肿瘤研究杂志发表原创性科研论著,探索研究CART治疗骨肉瘤肺转移,为晚期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带来新希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8万元,是湘潭市卫健系统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医院牵头建立乳甲外科专科联盟,重点打造乳腺和甲状腺肿瘤的分级诊疗体系,目前有联盟单位11家,双向转诊的患者逐年增加。

医道驱魔障 生命绽芳华 

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室专家面对老百姓开展肿瘤防治等宣教和义诊活动。

  2023年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促进该院肿瘤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向全国先进水平迈进。

  心系患者,奋斗的脚步更加铿锵

  近年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团队对肿瘤疾病积极探索,规范诊疗,常规化疗、诱导分化、诱导凋亡、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以及前沿技术、特色技术的开展,让众多肿瘤患者重获新生。

  一名74岁的患者,反复咳嗽咳痰3年多,2023年9月入住肿瘤内科,后经病理诊断为SMARCA4缺失型未分化肿瘤。患者临床评估存在肝脏转移、胸膜转移,另有高血压病史。由于该类型的癌症发病率低,没有指南推荐治疗方案,治疗难度极大。肿瘤内科主任汪砥组织科室讨论后,决定对患者进行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

  “这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汪砥说,“它结合了两种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度,抑制肿瘤的生长。”治疗3个周期后,老人肿瘤明显消退,胸腔积液消失,肝脏病灶基本缩小,目前已能正常生活。

  2021年,30岁的李女士(化名)因患腹腔侵袭性纤维瘤病,在他院做了左半结肠联合胰尾及脾切除手术。但术后仅一年肿瘤复发并多处转移,来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医。

  腹腔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除手术切除外,当时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肿瘤的侵袭,患者腹腔内多处致密粘连,并累及多个器官及腹膜后,手术难度极大。在多学科的支持下,肿瘤外一科贺宜伟团队经过11个小时奋战,对患者实施多处膈肌大范围切除修复、多脏器联合切除。术后半年随访,李女士体内无肿瘤转移复发的征象。

  今年的抗癌明星、56岁的周女士,11年前被诊断出口腔癌,当时她感到天都塌了。2013年和2015年,她两度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得到科主任黄程和科室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市一医院精湛的技术和周到的护理,帮助我战胜了癌症。”她感慨地说,“其实癌症并不可怕,只要科学地治疗与合理有效地康复,生命仍然会很精彩。”

  科学防癌,与百姓共筑健康梦

  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医院各科室专家,分别赴江南医院、湘鹤医院、韶山医院等10地开展义诊、查房和调研走访等,宣传科学防癌知识。

医道驱魔障 生命绽芳华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者红”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和义诊活动。

  4月17日,钟鹰、贺宜伟、刘命文、谢亘青、石磊等消化、普外、乳甲、内分泌、超声科室专家在韶山市清溪镇卫生院开展义诊。对每一名前来就诊或咨询的居民,专家们都细致诊断、耐心解答,根据他们的病情给出合理化的治疗建议,让有需求的居民收获满满。同时,专家们结合“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的主题,向群众普及预防癌症、早筛早诊等知识,传播科学防癌理念。当天,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还与韶山市人民医院就医联体建设进行了座谈,并探讨了基层癌症早筛早诊工作。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加强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建立肿瘤防治网络,实现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袁海斌表示,“今后,我们将持续发挥肿瘤医院的特色,不断提升肿瘤防治能力,守护患者健康,为促进健康湘潭建设添砖加瓦。”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