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南> 要闻 > 正文

许忠建丨福地怀化

来源:红网时刻2023-09-19 13:44

福 地 怀 化

许忠建

  我对大湘西的印象,大抵源于沈从文的文字,美丽愁人却不乏温情。最早动身探访的是张家界,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后来又慕名到了芙蓉镇和凤凰古城。陌生不熟的是怀化,实在说不清她的引人入胜之处。到怀化工作后,不知不觉竟沉迷于这方山水。湘西风物,各有其美。如果说张家界坐拥“三千奇峰”,湘西自治州是“神秘湘西”,那么,怀化则是一步一景,更因近世以来的神奇际遇蜚声中外。

(一)

  初秋的雪峰山,群峰竞秀,满眼葱郁。绵延西南的罗蒙山下,恭水河宛延向北,山水掩映处,有一座飞檐翘角的侗族特色建筑,在晴空下绽放着静谧的光芒。这里,便是通道转兵纪念馆。

1694767438(1).png

通道转兵纪念馆

  宽阔的纪念广场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伟人的群体雕塑栩栩如生。他们或指点江山、或极目远眺、或凝神静思,执着而坚定。拾级而上,走过一段长长的台阶,迈过雅致的大门,便是通道转兵主题陈列馆。在这里,生锈的马灯、斑驳的担架、泛白的皮箩、万万火急的转兵电令,都是峥嵘岁月的深刻印记。依稀可辨的黑白照片、真实还原的战斗场景、翔实丰富的影像资料,都是一幕幕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红军故事。

  从纪念馆出来右转,步行数百步,就来到了通道转兵会议会址恭城书院。这座古老的书院,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间由侗家工匠在原址重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组成,布局完整,井然有序。灰瓦木房处,树影婆娑;满地青砖,挤满了倔强的野草青苔。四周高墙护院,散发着古拙幽深的气息。走过一段笔直的通廊,来到书院讲堂,当年召开会议的陈列如旧。一阵微风吹过,轻轻停留在色泽剥落的煤油灯上,我们似乎听到了激昂的辩论声。

  是的,那是来自1934年寒冬的一场紧急会议的争论。彼时,深山密林里,走过一队队翻越老山界的红军战士,他们衣衫褴褛,扛着枪,脚步疲累,内心焦虑而迷茫。在这处木房内,经过激烈争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北进湘西的原定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第二天,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转兵西进,把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甩在了湘西……

  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实现伟大转折的开端,转出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二)

  明山叠翠,舞水拖蓝,鼓楼唱和,侗寨人家。芷江,是沅水流域众多边城中至为特殊的一座。这个被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咏叹“沅有芷兮澧有兰”的香草之地,也是享誉国际的和平之城。

  于无声处听惊雷。当舞水蜿蜒曲折至芷江城外一处叫七里桥的村庄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就到了。进入大门,四柱三门、血字造型的受降纪念坊向天矗立,日月同光,俨然昭示着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浴血抗战。苍松翠柏处,受降旧址静默在阳光下,和平鸽不时腾空而起,在蓝天绿树间展翅飞翔。

1694767490(1).png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走进左侧的芷江受降典礼会场,黑灰的木质平房内,庄严肃穆,受降代表席、投降代表席、记者席等依次摆开,墙上悬挂的各色旗帜已然泛黄,和平的字眼却依旧清晰可见。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将我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1945年。这一年,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芷江,建有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是盟军军事大本营和雪峰山会战战略总部,成为受降地的不二之选。8月21日,日方乞降使节在中国军机的押送下飞抵芷江,交出了侵华兵力分布图,签署了投降备忘录。这一刻,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彻底失败,见证了中国人民历尽劫难后的伟大胜利。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从柳条湖到七里桥,穿越硝烟战火,铭记受降荣光。依托芷江受降旧址建成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用珍贵的抗战文物和史实资料,生动再现了芷江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抗战文化展示中心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是人民的胜利!当我们迈过古迹斑驳的龙津风雨桥,触摸黄甲老街的窨子屋,看青幽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远处如长虹卧波的和平大桥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

(三)

  千里沅江,从贵州大山奔腾而来,在五溪大地千回百转,冲积成一片片沃野田畴。安江盆地,就是滔滔沅水与巍巍雪峰相冲相撞、相汇相融而成的一方丰饶狭长地带,成就了世所罕见的“物种变异天堂”。

  沿着沈从文梦里的这条长河,溯流而上,停留在一处名叫落里坡的水边台地,只见远处群山环绕,两岸稻浪翻滚。踏着河边新铺的麻石路往上走,前方就是高庙遗址。7800余年前,史前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农耕渔猎,繁衍生息,隐隐透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缕曙光。当考古人员拂去历史的尘烟,发掘出远古大型祭祀场所、白陶制品、碳化稻谷等文物时,徐徐展开的是一幅幅五溪先民在沅水流域祭拜、劳作的多彩画卷。

  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如今,静水流深的沅水对岸,便是与高庙遗址遥遥相望的安江农校。袁隆平院士在这里躬耕田野37载,选育出全球第一株杂交水稻,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现代传奇。

1.jpg

安江农校

  青葱的安江农校里,挺拔的冬青立于道路两侧,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格外醒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斑驳树影下,浮动着桂花的暗香;细密果林里,橙柚站满了枝头。走进袁隆平院士的旧居,两间灰色的砖房,朴素而洁净。旁边的试验田里,后起的杂交水稻科研团队接力世纪梦想,正在奋力耕耘求索。

  从高庙遗址的碳化稻谷到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是一粒种子的前世今生,也是中华文明的世代传承。

  司马迁年少时曾“浮于沅湘”,我们仿佛看到这位伟大的历史记录者在五溪大地凭吊屈原遗迹、探寻二酉藏书的背影。夜读地方史志,对这片土地不禁又生出几分敬意。这里自古是“滇黔门户”,是中原王朝经略大西南的要冲,是多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枢纽,在历史的紧要处,常有“天下安危系于一身”的高光时刻。

  福地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

  (作者系中共怀化市委书记)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