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金秋的大庆,社区老年餐厅的饭菜香里藏着暖意,志愿者送餐的脚步叩响街巷,适老化改造的工具声浸润楼宇——这一束束“微光”,正是“温暖大庆银龄暖阳行动”的生动注脚。作为“微光成炬温暖大庆”志愿服务品牌十大专项行动的核心载体,该行动以“让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为目标,从一餐热饭、一次照料到一套适老设施、一场义诊,4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以点滴行动汇聚成炬,用多元化举措与精准化服务,将“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愿景化作银龄群体触手可及的温暖,让敬老助老暖流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
战略统筹筑根基:文明实践中厚植孝亲基因
“以前社区敬老常是‘有想法没规划、有活动没延续’,如今有了统筹部署,从宣传到落地全有章法,居民参与热情显著提升。”颖园社区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感慨,道出了专项行动的显著变化。
这一转变源于系统的顶层设计,大庆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敬老助老纳入凝聚服务群众工作重要内容,构建“部门统筹+志愿服务站牵头+志愿队伍联动”三级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闭环。全国“敬老月”期间,“情暖夕阳”主题活动全域铺开:社区宣传栏用大字体海报解读老龄政策,街头公益广告循环播放敬老故事,百姓宣讲台上,老党员、星级志愿者结合服务经历“唠家常”,让敬老理念浸润人心。
为推动文化传承,该部门联动教育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实践活动,2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养老院,通过文艺表演、环境清扫、陪伴聊天等具象化服务,传递敬老理念。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暖金晖”项目更添青春力量,志愿者记录老会战故事、拍摄旧照,整理成3万字《百年芳华》口述实录,斩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成为孝亲敬老的“活教材”。如今,从城市社区到乡村屯落,“敬老光荣”已成为大庆市民的共识,为志愿服务筑牢思想根基。
精准滴灌暖夕阳:破解居家养老三大痛点
“以前缺药要等子女回来,现在一个电话,半小时就有人送药上门,还帮测血压!”萨尔图区82岁失能老人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情暖夕阳”居家养老项目的民生温度。作为“银龄暖阳行动”核心载体,该项目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慈善会联合推出,直击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吃饭难、照料难、就医难”痛点。
项目创新“政府+机构+志愿者”协同模式,以市第二福利院为枢纽,按“六有”标准搭建服务平台,整合专业社工、医护人员及70余个基层老年协会力量。通过“社区摸底+专业评估+公示确认”三级筛选,建立“一人一档”,为老人定制助浴、慢病监测等20余项服务。借助“龙江志愿平台”,服务预约、监管、评价全程线上化,慈善资金每月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确保每一分善意精准抵达。“钱花在哪都看得见,我们信得过!”老人家属王女士的话道出信任底色。
服务提质暖银龄:织密全链条民生保障网
“刷脸结算,三菜一汤才8块钱,比家里做还方便!”龙凤区黎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餐厅内,72岁的王桂兰指着智能设备赞不绝口。这里的防滑垫、矮取餐口、营养菜单,尽显细节关怀。这是大庆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的缩影——我市出台《大庆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计划(2024—2026)》,以“社区建设、机构延伸、企业投资、志愿参与”四维模式建成70余家餐厅,年均服务超28万人次。让胡路区宝石花社区餐厅定制防滑设施,红岗区银河街道餐厅实行“年龄阶梯价”,萨尔图区东安街道餐厅组建10人送餐队,最远往返2公里,用差异化服务破解“舌尖上的难题”。
医疗服务同步升级。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情暖夕阳老有所医”活动,近百名医护志愿者在医院助老就医3000余人次,深入社区义诊17场,油田总医院增设老年病科咨询门诊提供免费健康评估。
针对空巢、失独等特殊群体。市委社会工作部激活“专业力量+志愿团队+网格员”体系,依托29支专业服务队实现帮扶全覆盖: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定期走进养老院,心灵驿站志愿者开展心理辅导,网格员以“早看窗帘晚看灯”守护老人安全。根据老年人防诈骗、智能设备使用等高频需要,我市公安、司法等部门志愿者联合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通过“防范养老诈骗普法宣传、保健品虚假宣传”等案例为老人讲解诈骗套路,并发放《老年人防诈骗指南》千余份。与此同时,我市各社区同步组织“玩转智能手机,乐享银龄生活”志愿活动,志愿者一对一辅导老人操作社保养老认证、线上缴纳水电燃气费,还帮助老人设置诈骗电话拦截功能,与普法宣传形成“防骗+便民”的志愿服务合力。
社工搭台活银龄:“夕阳红”变身“新动能”
“志愿服务站让我退休后仍能发挥余热,服务老邻居又充实自己!”78岁的老会战闫大爷是“银龄暖阳行动”的志愿者,如今既是“会战宣讲团”骨干,又主动参与上门照料服务。在让胡路区创业八社区这样的“老会战”聚居地,铁人精神正通过银龄互助代代传承。“银龄暖阳”的深意,更在于让老年人从“被服务者”变为“价值创造者”。市委社会工作部立足“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理念,以志愿服务站为纽带,依托118家老年协会培育60余个助老品牌项目,打造“银龄调解员”等特色队伍,发展志愿者超1.2万人。退休教师开设书法、声乐公益课,“银龄智库”百余名老年精英开展科普、法律援助1100余场,龙凤区程大姐调解队创新“银发调解+律师+心理咨询”模式,十年化解纠纷超2200起,彰显“银龄担当”。
从“情暖夕阳”的精准滴灌到老年食堂的烟火守护,从智慧平台的数字赋能到银龄互助的精神共鸣,大庆已建成127家养老机构、10282张专业照护床位、87家老年餐厅,“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城乡,12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我们将持续织密养老服务网,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城市温度”,大庆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拥有2441支志愿服务队的城市,正以“银龄暖阳行动”为笔,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写入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大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