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关于尔滨“初代顶流”,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关于尔滨“初代顶流”,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来源:黑龙江日报2024-01-13 21:03

点击观看视频

  “人家小砂糖橘

  都回广西老家等快递了

  黑龙江都拿特产蔓越莓

  当回礼往南方寄了

  其实说起特色水果

  尔滨的还有个‘初代顶流’

  ↓

  冻梨!”

  还记得哈尔滨

  是从啥时候起

  被称为“尔滨”的吗?

  是从冻梨

  这种能砸钉子的北方“硬汉式”水果

  被切片摆盘,以花一样的品相

  招徕外地游客

  引得本地人大呼:

  “尔滨呐,你让我感到陌生时开始的

  一开始,这种摆盘

  只是为了服务初来乍到

  对冻货吃法不甚熟悉的南方“小金豆”

  毕竟……

  愣是让游客们凭一“嘴”之力

  把冻梨吸成“冻梨.zip

  这就不光费嘴了

  对肺活量也是种考验

  左边这位的“冻梨压缩包”还算大小合适,右边这个……

  难怪有网友发问:

  “我那行李能不能帮我抽个真空?

  网友可以开玩笑

  尔滨却不忍心让游客费劲

  后来这冻梨的“造型设计”

  甚至随着服务意识的飞速升级

  逐渐“卷”到了不受控制的地步

  眼瞅着十六宫格都要装不下了

  啥?你说右上角混入了

  一个奇怪的造型

  不是摆盘,是“挂杯”?

  来,上个大图!

  这是“冻梨特饮”的一种

  最近内卷大潮从“吃冻梨”

  涌向了“喝冻梨”

  冻梨美式、冻梨拿铁

  制霸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咖啡界不说

  又有“冻梨·花”泡的茶横空出世

  惊艳了游客的同时

  更惊呆了本地人:

  “切块儿切片儿也就算了

  这咋还雕上花儿了?”

  “冻梨自个儿也没想到

  有朝一日能这么高雅吧?”

  雅致的冻梨雕花

  还“吃喝两用”,文武双全

  文能杯中绽开芬芳

  武能孜然辣椒全放

  这种“神秘”的新吃法

  甚至还有甜口、咸口可供选择

  让本地人直呼:

  ”谱了!

  事实证明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尔滨做不到

  冻梨雕花之后

  带有冻梨和奶油夹心的

  冻梨蛋糕又上了热搜

  “冻梨蛋糕” 图片来源:抖音@哈尔滨面包的日尝

  至此,冻梨“已成艺术”

  网友感慨:

  尔滨呐,你对游客

  是不是有点儿“溺爱 了?

  有关冻梨的“神展开”

  已经梳理得差不多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故事的最初

  来看看“冻梨”为什么能成为

  尔滨乃至整个大东北的“顶流”

  当然还有一个更严肃的问题

  在成为“艺术品”之前

  这玩儿到底咋吃啊?

  冻梨的起源

  东北地区的冬天漫长寒冷

  从进入11月到转年3月前后

  气温基本都处在零下“冷冻区”

  出了屋儿,外面就是天然“大冰箱”

  而且现在家用的冰箱

  冷冻室温度一般才零下18摄氏度

  东北的冬天却能冷到

  零下二十甚至零下三十多度

  这样的超低温可以达到

  冰封鲜甜的“速冻”效果

  如此特殊的气候条件

  加上过去冬天能吃着的东西有限

  在东北,冻点儿啥是储备

  不冻点儿啥是浪费

  因此,当地人素有爱吃冻货的习俗

  冻梨、冻柿子、冻黄桃都是个中翘楚

  冻梨的历史追溯起来足有一千多年

  辽代的契丹人就开始吃了——据文献记载,契丹人将秋季野生梨果实采集后,置于寒冷的户外,用冰雪覆盖,将其冻实,冻藏起来,以便在冬季食用。

  吃了一千多年

  总结了这么多经验

  那啥梨冻出来最好吃呢?

  一般人的答案是

  ……

  当地产啥梨就冻啥梨

  但我们那一万字的素材里

  还真有农科人员关于

  冻梨品种的分析研究

  图源:王阳,王文辉,佟伟等.基于色香味与质地的冻梨品质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

  上图就是科研人员证实的

  三种品质较好的冻梨

  从左到右分别是

  冻南果梨、冻尖把梨、冻花盖梨相关研究显示,经过冻藏后,三种冻梨的香气变淡,单糖、单酸组分含量有变化,但 总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冻花盖梨、冻尖把梨的表现尤其明显。冻藏过程中,冻梨的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与氧气结合,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发生 酶促褐变形成有色物质,这就是冻梨表皮为黑色的原因。

  小编试着解释了一下

  科研人员的意思

  大概就是告诉我们

  这梨一冻完,虽然香味儿淡了

  但酸味儿也淡了

  只剩下“嘎嘎甜”

  与鲜梨相比别有一番滋味

  为了这份舌尖上的甜蜜

  那冻黑的皮儿

  磕碜点儿就磕碜点儿吧

  冻梨的“传统吃法”

  知道了冻梨为啥好吃

  终于可以说说

  土生土长的东北人

  是咋吃冻梨的了

  关键的步骤,在于一个字

  “缓”(当地人读一声,huān

  简单来说

  “缓”就是用凉水浸泡冻梨

  “缓缓地”解冻

  以避免化冻过程中失水过快过多

  把冻梨整得干巴巴的

  失去了“灵魂”

  心急吃不着好冻梨

  如果你能抽出耐心

  “缓冻梨”就是个很美妙的过程

  冻梨果肉的冰点低于零度

  泡在冷水里,因为冷热交换

  冻梨表面会形成一层晶莹的冰壳

  用勺儿把冰壳敲碎了即可食用

  在很多东北孩子的记忆中

  给冻梨去冰壳

  也算是一桩童年趣事

  咔咔把冰敲开

  再把质地变得柔软的“黑梨”

  咬开一个角

  就可以边嘬汁水边吃果肉

  品尝沁凉清甜的“冬日特供”啦!

  有尔滨网友表示

  如果冻梨“缓”到位了

  能切开拿勺儿舀着吃

  口感犹如冰沙

  可谓美味的最高境界

  文艺作品中的冻梨

  东北作家常写冻梨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过

  迟子建在她的散文里写过

  前年那部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的

  “东北风”电视剧《人世间》里

  冻梨也是经常出镜的

  “年货果品”“冬日一盼”

  冻梨当然

  不光见诸东北作家笔端

  我们在草地周刊11年前的报道里

  翻到了爱研究“京味儿”“京范儿”的

  文化学者崔岱远写的冻梨——

  如今,尔滨带火了东北文旅

  “卷上天”“梨大谱”的各种吃法

  其实是当地人在想方设法地

  将昔日黑土地上“特有的快乐”

  分享给八方来客

  11个“小砂糖橘”来东北游学的时候

  网友为了核对人数

  做了上面这张图

  守护孩子们的警察叔叔

  一人头上顶了个大冻梨

  乍看有点想笑,细想又很有理——

  叔叔们对小朋友的保护

  可不就是主打一个:

  贴身行“dòng”,寸步不“”?

  “外表粗犷不羁,内心柔软细腻”

  如果以这十二个作为文章结尾

  您猜我们是在形容啥?

  冻梨、尔滨、

  还是可爱的东北人?

  “莫言个头小,雪后冻梨白”。

  更多精彩推荐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编辑:薄勋

  审核:孙达

  统筹:孙佳薇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作为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第21届世界风筝锦标赛在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云门国际放飞场开赛,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1971只参赛风筝参加角逐。形态各异的风筝漫天飞舞,带来一场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2025-04-18 10:03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2025-04-18 09:36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2025-04-18 09:29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2025-04-18 09:2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2025-04-18 09:23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泵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04-18 09:22
瞪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始于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推出的“瞪羚计划”,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帮助高成长企业跨越初创期困境。
2025-04-18 09:21
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也必须紧扣文化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原则。
2025-04-18 09:20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