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来源:新华网2023-10-09 08:41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

都出自铁人王进喜

他用一生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今天我们回顾他的话语

一同感悟这位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大庆石油会战中职工用铁锹当大勺。(受访单位供图)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困难的时间 困难的地点 困难的条件

4万多会战职工没有住房

只能住在马厩 地窨子里

有的甚至露宿荒原

宿冰卧雪来会战。(受访单位供图)

会战职工白天劳动生产

晚上和空余时间就集中起来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

这就是大庆油田著名的“两论”起家

通过学习

王进喜悟出道理

他响亮地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

1960年4月

1205队往第二口井搬迁时

王进喜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右腿

探区领导派人强行先后两次把他送到医院治疗

可他两次都跑回了井场

他说:“这里是高压区,容易井喷,我坐着看你们干,也觉得放心呐!”

第二天就又拄着拐杖在井场上指挥打井

他带伤参加了万人誓师大会

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王进喜在万人誓师大会上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受访单位供图)

王进喜在大庆油田打的第二口井突然发生井喷

如果不及时制止

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王进喜在大庆油田打的第二口井突然发生井喷。(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压井

王进喜带头跳入水泥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泥浆

这一跃定格历史的瞬间

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受访单位供图)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这是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喊的号子

后来在油田广为流传

王进喜喊着激昂的号子,5吨多重的绞车被拉上2米多高的钻台。(受访单位供图)

“我学会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

在油田里 一直传颂着铁人“搬山识字”的故事

王进喜文化水平不高

到大庆油田工作后还要参加扫盲班

但他做事有毅力 也有方法

他喜欢听秦腔,看唱本识字学文化成了他的一大爱好

王进喜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当上生产二大队大队长

王进喜到各钻井队检查

总要带上笔记本

尽可能把每口井的情况记详细

并采用“图文并茂”的书写

比如李巨任的“巨”不会写就画一把“锯子”

能不能研究研究“研究”不会写

就画两个小人讲话旁边标注“言九”

到1966年时,王进喜已经可以完成复杂打井工艺的记述

1961年,铁人王进喜笔记手稿。新华社记者 何山 摄

铁人一生都在不断创新

早在玉门时

他就试验成功了“整拖搬家”运输钻机的方法

王进喜早在玉门时就创造了“整拖搬家”新工艺。(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提高钻井质量和钻井速度

铁人还和工人一起研究钻头

工人们称他为“钻头迷”

王进喜向新工人讲授钻井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受访单位供图)

“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

铁人的“名句”还有很多

时至今日

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观众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021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2023年,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

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

2023年,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今日之盛景 如你所愿

铁人精神薪火相传 历久弥新

 

记者:何山、戴锦镕、王大禹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精密产品 闪耀进博

  • 从“广交天下客”到“进博朋友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