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笔一划显规格
方寸之间见功夫
近期
哈工大组织了一年一度
“最美笔记”评选
下面跟随镜头一起感受
哈工大青年学子记笔记的
规格与功夫
《建筑物理(光)》 建筑学院 徐晔
《核天体物理导论》 物理学院 张天怡
《大学物理B(1)》 能源学院 邹昕
《中国建筑史》 建筑学院 徐艺文
《线性代数》 未来技术学院 姚尊皓
《电磁场与电磁波》 威海校区 刘怡彤
《集合论与图论》 深圳校区 周琦
如何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记笔记又有哪些帮助?
一起来听“最美笔记达人”的分享
作为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电气学院2021级本科生汪静然在刚开始时不太理解做笔记的重要性,直到在课后复习时才发现,通过整理笔记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逐步培养了科学思维、创新思维。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基础知识时,会把定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这也为我们开展科创打下了坚实基础。”汪静然说。
汪静然整理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笔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如更多人选择电子笔记的方式。对此汪静然认为,电子笔记和传统的手写笔记,各有所长、相得益彰,最终都是以服务学习为目的。
作为紫丁香智能车队的成员,汪静然曾和团队一起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二等奖。在她看来,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头”,创新是基础知识的运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新知识、引发新思考,再将这些及时补充到课堂笔记中,从而真正实现融会贯通。
汪静然(右一)和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竞赛
“我获奖的笔记是《水质工程学》,这门课的主讲人之一是马军院士,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两点:一是马军院士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每节课都很准时、穿衣也很正式;二是他会给我们讲最前沿的一些技术,并分享多年从事科研的心得、思考,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环境学院2020级本科生宋玮佳说。
宋玮佳整理的《水质工程学》电子笔记
在她看来,《水质工程学》这门课程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整理笔记过程中,她会设想不同场景下工艺的应用,将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理解,并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补充到笔记里。这样一来,不仅知识掌握得更牢靠,复习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建筑学院老先生的笔记,惊叹于手绘建筑的精美,还有上大一时,微积分老师精美的板书,都让她真切体会到了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含义,并对她日后的选择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
今年暑期,宋玮佳前往新疆巴州且末县进行了为期40天的支教,第一次感受到“师者”二字的份量。“我的舅舅、舅妈作为河北保定学院的青年教师,在新疆支教了20余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也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回到学校后,宋玮佳报名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并顺利通过了预选拔。
宋玮佳在新疆支教
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电气学院成睿:
《工程电磁场导论》是一门知识点较多、较为复杂的课程,涵盖静电场、恒定磁场、时变电磁场等重要内容。这份笔记详细记录了各种场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定义、物理意义、相关公式等,通过笔迹颜色变化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对重难点相关例题进行记录释义,使内容更加清晰直观、重点突出。
在我看来,课堂上老师针对公式讲授的推导、运用过程,只有自己通过笔记整理思路,印象才会更加深刻。笔记也有助于课后复习、考前复习,让我更加快速地进行知识点回顾,精准把握复习重点。
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土木学院李艳娟:
步入大三之后,我开始接触内容复杂且晦涩难懂的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就是其中一门。好在我很早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我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在整理课堂内容的同时整理学习思路,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向老师请教。整理的笔记也为考试提供了有效的复习资料,通过不断更新、完善,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把握重点、难点,复习起来也更高效。
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 建筑学院 徐艺文:
在我看来,笔记能把课堂内容和自主学习连接起来,把授课内容转化成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次翻阅时能回忆起当时的思路,有助于梳理知识的整体框架。对建筑学专业来说,严谨与自由并重是一大特点,“规格严格”训练我们遵守建筑规范,“功夫到家”督促我们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不断提升设计能力。我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迈进。
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 -威海校区 王骏扬:
《西方文艺理论》这门课难度较大,是美学、哲学和文学的综合,纵向时间跨度为古希腊至今,横向则涉及多个流派,因此通过笔记构建起自己的框架很有必要,这样才能打好理论基础,有助于日后的文学分析实践。
学习文科知识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通过笔记整理好零散的关键点,在复习和归纳的时候才能“有迹可循”。 笔记对我来说并不是“装饰性”的,写笔记的过程也是倒逼自己梳理、重述知识,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相信记笔记的习惯会使我受益终生。
2023年“最美笔记达人” -深圳校区 周琦:
《集合论与图论》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掌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子问题,并通过集合的运算和图的算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我在笔记中常用紫色表示新概念、蓝色表示注解、绿色表示原理,用箭头和图示来表示集合间的关系和图的结构,用荧光笔标注出重要的定理和定义,从而清晰地梳理和分析集合论与图论的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我看来,笔记不仅是记载知识的工具,更是促进思维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而最美笔记不仅体现在外观美,更重要是体现学习思路和方法。
学校还将“最美笔记”从哈工大博物馆
“搬”到位于中央大街的哈工大中心
让更多的人感受笔记中的规格与功夫
“最美笔记”令我记忆尤深。这不仅是优秀学子个人风采的展示,更体现了哈工大人一脉相承的坚守。从一张张纸、一个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已刻入每个哈工大人的骨子里。 这也激励着我们以优秀学子为榜样,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使命,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善义班 马炎伯
看了这些优秀的哥哥姐姐写的笔记,他们条理清晰,运用不同颜色来标注重点,这可以使思路更清晰,构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我要把这些优点放在我以后的学习笔记中,努力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哈工大中心小学生参观者
作为家长,我认为让孩子看到这些学霸的笔记,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引导孩子养成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学习的好习惯 。
——哈工大中心参观者
从近年来学校每年组织评选的
“最美笔记”和“最美笔记达人”
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教学笔记、课堂笔记
哈工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代代传承、始终如一
彰显着哈工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
深厚底蕴、坚实底色
▲哈工大博物馆收藏的“铁将军”俞大光院士的《电磁场理论》教学笔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校友在哈工大学习期间撰写的研究报告《金属晶间断裂的研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工大学子的课堂笔记
▲2015年,首届“最美笔记”活动评选出的学子笔记
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每名哈工大学子都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的践行者、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