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琼崖薪火映碧海——海南省新时代双拥工作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要闻 > 正文

琼崖薪火映碧海——海南省新时代双拥工作实践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2025-07-05 09:51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

  一首《万泉河水清又清》历经60余年,至今仍在琼州大地回响,历久弥新。

  革命战争年代,琼崖纵队在海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这背后,是数以万计的琼崖儿女拥军支前的壮丽赞歌。四季流转,时空变换,这片土地上的拥军情怀从未褪色。

  近年来,海南省秉持优良双拥传统,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双拥工作体系,形成党政引领、军地协同、社会响应、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崭新格局。今年4月,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琼海市、文昌市、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屯昌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等10个市县被命名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战舰回家

  “根永远扎在祖国的热土”

  从海南省澄迈县城出发,向东北方10公里,便来到一座绿树成荫、安详静谧的小山村——金江镇黄竹村。苍翠掩映中,一座纪念碑巍然矗立——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

  1950年4月,突破“伯陵防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与国民党军在金江镇美亭展开决战。经过浴血奋战,我军终于取得完全胜利。这场战役为我军解放海南岛起到决定性作用,史称“美亭决战”。

  海风不息,从铭记着参战勇士们功绩的纪念碑旁吹拂而过,奔向海滨。

  4月25日,海南舰开放期间甲板上人流如织。吴楠 摄

  今年4月,在距离纪念碑不到20公里的澄迈县马村港散货码头,海军海南舰首次回到“家乡”海南,开展城舰共建、军舰开放活动。

  一位参战老兵受邀登舰参观。当舰员搀扶他登上海南舰,他颤抖地抚摸着甲板栏杆,眼眶湿润:“当年我们打海战用的还是小艇,如今亲眼见证有了万吨巨舰,我这辈子值了!”海南舰官兵握住他的手郑重承诺:“前辈,我们会替您守好这片海!”

  相距仅50公里的海口市秀英港内,海军五指山舰20名官兵身着洁白军装走下舷梯,奔赴五指山市。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23米高的纪念碑前,官兵聆听琼崖纵队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和“孤岛不孤”的革命奇迹;在五指山市第一小学,五指山舰军士马玉婷以“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发展成就”为主题,为翘首以盼的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4月25日,五指山舰官兵向学生进行旗语展示。霍阳柯 摄

  今年的人民海军成立纪念日期间,适逢海南解放75周年。除海南舰与五指山舰外,海军三亚舰与巴彦淖尔舰、南运831船也共同组成开放舰队,接待海南群众参观。

  家乡舰回家,不仅是战舰与命名地的一次重逢,更是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生动实践。据了解,海南省持续深化“城舰共建”机制,积极组织“军事日”“拥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帮助解决部队急盼、官兵急需的困难。正如海南舰干部赵竹骁所言:“战舰的‘家’在海上,但我们的根永远扎在祖国的热土。”

  坚强后盾

  “保障就像一场‘及时雨’”

  野外驻训场上,驻军某部官兵口号响亮;训练场旁,军供保障人员锅铲飞舞——5月中旬,海南省双拥办联合海口军代室组织拥军支前队伍,深入某野外驻训场开展“送医疗、送政策、送法律、送军供保障”活动。数台野战炊事装备一字排开,军供保障人员现场烹饪,仅用两小时,数百份热气腾腾的“战地套餐”便新鲜出炉。

  “我们伴随部队机动过程展开训练,有效检验了野战条件下军供保障能力。”海口军代室领导介绍。

  伴随保障锦上添花,台风灾后雪中送炭。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致使海南多地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驻文昌市某部受台风影响,断水断电、道路受阻,与外界失联。海南省双拥办第一时间组织队伍,为营区送去救灾物资。

  “当时距离部队营区还有50公里,手机就没有信号了,导航也无法使用。”海南省双拥办工作人员刘洋回忆,当时主要道路已被阻塞,只能绕道前往,往常一小时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

  “到达营区后,我们才知道营区受损这么严重,很多房屋屋顶都被掀开,到处都是倒伏的树木,水、电、网都停了。”刘洋说,官兵只能靠吃战备干粮维持。即使这样,道路一经疏通,官兵便立即组织起来,参与支援地方灾后重建。

  “接军代室通报,今天有5批次救灾部队需送餐。”

  “今晚有200名官兵需在站内住宿。”

  台风期间,海南省军供站负责人王蝶就没有好好休息过,她带着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调度资源,为参与救灾的军警部队提供食宿等服务保障。

  “营区自来水停了,井水也已经浑浊,不能喝了。”接到省双拥办送来的物资,一位部队领导感激地说,“你们的保障,就像一场‘及时雨’!”

  “三后”保障

  “让军人安心、家属暖心”

  在五指山市,军嫂陈艳真切地感受到一座城市拥军的温度。

  2019年,陈艳带着两个孩子,随在武警海南总队儋州支队服役的丈夫来到五指山市定居。彼时,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才刚1岁,都需要她照顾。孩子上学后,家里大小事务也离不开她。对于像陈艳这样的随军未就业军属而言,生活补助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当时五指山市受经济发展状况限制,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较低。

  2022 年 4 月,时任五指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尹秋艳接到省双拥办电话,对方希望提高补助标准,让官兵安心服役。这件事在尹秋艳心中激起波澜,提升补助标准一直是当地亟待解决的难题,此次被“点名”,成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她当即表示:“支持部队工作是头等大事,不管多难,都要全力以赴。”

  很快,尹秋艳带领工作人员组成小组,向省内其他市县了解补助标准,多番讨论形成初步提标方案,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情况、申请提标,在市委常委议军会议上审议。会上,“国防建设就是‘国之大者’”“让军人安心、家属暖心”等发言掷地有声,审议事项得到一致通过。

  不到两个月,五指山市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标准便得到提高。这背后,离不开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努力,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让议题得到优先审批、解决。审议通过后,包括陈艳在内的10余名随军未就业家属顺利领取到提标后的补助。

  近年来,海南省始终坚持高位统筹,将“三后”(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教育)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高位推动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高效协调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高质量接收安置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努力做到让官兵安心、军属放心。

  情暖兵心

  “不管多远都要来看你们”

  “把部队建设放在心上,把解决官兵难题干在实处,激励着海南籍驻藏官兵、温暖着广大戍边将士……我们代表部队官兵向海南省各级领导、各族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今年初,一封感谢信跨越山海,从解放军某部抵达海南。

  2023年起,海南省先后有数百名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远赴青藏高原戍边,为了能够让他们扎根军营、安心服役,海南省双拥办与相关部门携手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海南省双拥办慰问边防官兵。

  沿着被雪覆盖的道路前行,荒凉戈壁、纯净天空、结冰湖面与边防哨所映入眼帘。2025年初,海南省双拥办工作人员黄臻第三次从近30摄氏度的海口抵达零下10摄氏度的拉萨,里程跨越4000余公里,海拔跨度3000多米。他们一行跋山涉水,深入边防一线,看望海南省在藏服役战士。

  “妈妈的味道……”8位年轻战士结束训练后匆匆赶来,尝到家乡味,泪水浸湿眼眶。出发前,海南省双拥办联合多部门工作人员走进儋州、文昌等地,慰问战士家属,请他们录制视频、写下家书,还收集了周勋妈妈包的粽子、赵冠平家晾晒的腊肠等,一同送往部队。此次远行困难重重,协调边防部队、高原反应、两地温差大等问题不断,但看到战士们的惊喜与激动,工作人员也感动落泪。

  身为退役军人的黄臻深有感触,相比战士们的忠诚守卫,他们做的只是小事。他们希望通过暖心举措,为战士送去关心,引导更多青年扎根军营。随着双拥工作在全省得到更广泛重视,海南开展了一系列实在、细微、暖心的行动,

  2025年1月23日,海南省“你为国抒写忠诚我为你陪伴亲情”春节慰问茶话会在某部队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共庆新春佳节。在茶话会现场,官兵家属代表陈连凤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边防一线的儿子见面,她激动地说:“参加此次活动,我非常高兴,知道他在部队一切安好,我就放心了,希望他在部队好好表现。”

  “暖心工程”不仅在高原,也遍布海岛。2023年,海南19个市县与驻岛礁的9个基层部队结对共建。雪域之高、岛礁之远,从未阻隔海南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文/陶昱 林方程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