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南自贸港加快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要闻 > 正文

海南自贸港加快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2-21 11:17

  中新社海口2月21日电 题:海南自贸港加快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发布、海口市首个数字游民社区试运营、海南海底智算中心集群完成构建、海南省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投运......今年2月以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从制度创新到场景落地,海南自贸港“向数图强”动作频频。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海南自贸港正以数据要素跨境有序流动为突破口,加快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制度创新引领数据有序流动

  2020年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次年6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也明确指出,国家支持海南自贸港探索实施区域性国际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

  此后,海南获批建设三大运营商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海南国际数据中心建成投产,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落地海南,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建设持续推进,为数据跨境流动提供了硬件支撑。而《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顶层设计方案(2025-2030)》《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数据跨境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海南也支持境内外企业申报国际数据中心跨境数据专用通道,便捷开展国际数据中心业务,向境外提供游戏服务、影视加工、商业航天、跨境电商等多种国际数据服务。

  数据跨境领域的持续探索,推动海南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2024年,海南省数字经济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游戏出海”“来数加工”等跨境数据业务已成为海南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游戏出海铺就“数字丝路”

  作为中国首个启动“游戏出海”试点的省份,海南在数字内容“出海”方面成绩斐然。截至目前,海南省“游戏出海”共计部署262款游戏,玩家覆盖148个国家和地区。

  澄迈县的海南老城科技新城已是游戏出海企业主要聚集地。法国知名游戏发行商米壳游戏(Microids)中国分部落户于此,近年来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将多款中国游戏推向海外市场,其中《暗影火炬城》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套,中国风游戏《暖雪》更是创下200万套的佳绩。

  米壳游戏中国分部负责人张文斌告诉中新社记者,该分部计划组建游戏投资基金,引入游戏产业链上的关键角色,进一步助力海南打造以“游戏出海”为核心竞争力的游戏生态岛;举办行业会议、展览等各类互动活动,提升海南游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引入开发团队,开发具有海南本土特色文化的游戏。

  “来数加工”开创数据服务新模式

  在数据入境方面,海南积极探索“来数加工”新模式,2024年3月开通“来数加工”数据跨境应用场景。

  儋州桉菏(海南)数产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宋鹏程说,“来数加工”是将外部来的脱敏后的原始数据,通过治理、聚合、建模等加工程序,转化为有序的数据产品。“目前我们的‘来数’已从开始的单一工业类数据,扩展到外贸、文娱、消费等领域,主要来自北美、欧洲等地区,加工后的数据产品销往国外可产生30%的毛利润。”

  瞄准“来数加工”,儋州洋浦设立中国首个数字保税区。按照规划,这个数字保税区内,企业通过国际互联网专线进行数据交互,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为产生于境外的数据要素提供增值服务,相关服务产品用于境外市场或经审批后用于境内市场。

  “今年我们除了将‘来数’的领域扩展到十类,还在洋浦投资打造国际智算中心,使得数据加工成本更快下降。”宋鹏程表示,此举不仅有益于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外打造出海南“来数加工”的品牌力。(完)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