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才奔赴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招才引智见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人才奔赴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招才引智见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1-05 10:59

  人才奔赴未来之城(深度关注)

  ——雄安新区招才引智见闻

  本报记者 张 洋 何昭宇

  从“一张图”到“一座城”,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河北雄安新区7岁多了。其间,一批批人才汇聚而来,倾情倾力、献才献智,与这座城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去年11月,河北雄安新区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推出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等16条政策措施(以下简称“雄才十六条”),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招才引智。

  聚天下英才,创未来之城。日前记者深入实地走访,感受这座城的人才活力。

  “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走进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科研机构、管理部门一应俱全,办公平台座无虚席。

  公司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新设立的专业公司,去年年底注册落户雄安。大唐集团汇集部分科研骨干整体疏解到雄安。目前,公司60余人,全员在岗。

  真融入、真扎根。说起在这的工作感受,公司数字能源智联技术特聘研发总监马康脱口而出——“很有归属感”。

  “雄安的干部真心帮助咱,公司的高层次人才密度也更高了,科研氛围更浓了,我们更能安心搞科研。”目前,马康正在开展3个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北京大学教授其鲁长期致力于锂电池研究。最近,他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了雄安华清绿色低碳循环技术有限公司。

  其鲁用一连串的“好”来形容雄安,区位好,离北京近;生态好,空气清新,有白洋淀;政策好,工商登记手续很便捷;氛围好,很多有梦想、想干事的人在这里。

  在其鲁看来,他和雄安是“双向奔赴”。目前,他正在积极推动“雄安先进储能锂电池及电能洁净化技术实验室项目”,3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已在规划建设,科研团队也在组建中,“几条腿同时走路,希望尽快运转起来”。

  临近中午,雄安科创中心的食堂排起了长队,一张张青春的面孔洋溢着希望与梦想。

  贾至琛是今年夏天刚入职的。走出校门,她直奔雄安。“专业对口,初印象好,求职时免费入住‘人才驿站’7天。”这是吸引贾至琛的一个原因,而更为重要的是,“雄安是新城,就像一个新生命,每天都在成长变化。这令人充满激情,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和雄安一起成长”“参与建设未来之城,与有荣焉”……在这里,无数英才正在书写着自己和雄安的故事。

  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一连串好消息:中国星网在雄安新区的办公楼正式启用办公;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领衔的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雄安新区创新中心及成果产业化基地投产应用……有数据统计,今年以来,3.79万名创新创业人才扎根雄安,雄安的人气越来越旺。

  “我的上下楼,就是我的上下游”

  在雄安科创中心,记者遇到了雄安杰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超阳。这家公司去年9月注册成立。回顾创办过程,傅超阳对雄安的干部连连点赞。

  考察时,讲明产业规划;落户时,帮办注册手续;鼓励创新方面,举办“雄才杯”大赛给平台;人才引进方面,为高层次人才给予“特岗特薪”待遇……傅超阳说:“产业发展规划很清晰,产业支持政策也很有连续性。我们在这里投资兴业,很有信心。”

  他进一步谈到“平台价值”。这里有科技成果展示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业务。更重要的是,这里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搭建了很多实验室平台,有专业行业交叉,容易促成合作共赢。“我的上下楼,就是我的上下游。”傅超阳说。

  雄安靠什么吸引人才?

  “产业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循环发展,是让这座城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秘诀。”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尤志军说。

  雄安坚持人才、产业一体谋划、同步推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制造、新材料等三大重点产业,积极对接大院大所、专家院士团队,加速集聚顶尖人才、领军企业、创新团队等各类创新要素。

  走进雄安中关村科技园,“产才融合”特色鲜明。三大重点产业均有细分领域,并且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人才引进、企业落地。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分网络信息安全等六大板块,天融信雄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入驻;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制造领域,分基因检测等三大板块,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驻;新材料领域,分先进能源材料等六大板块,利亚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驻……目前,这里共有116家科创企业。

  雄安科学园是一个聚产业、聚人才的重要平台,初步形成集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中试量产、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一园多基地”发展模式,为企业、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为重点产业的强链延链提供有力支撑。

  芯联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曾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深耕10余年,去年年初作出重要转型——到雄安创业。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科研成果转化并非易事,寻找合适的场地车间便是首要问题。当他来到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问题迎刃而解。“这里的厂房很标准,还能享受租金减免政策。这都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太宝贵了。”陈伟说。

  他更在乎的是中试基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这里聚集,平台资源多。今年夏天,在“雄才杯”创新创业大赛上,他带来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特等奖。“感谢这样的展示平台。不少企业找到我,公司订单不断。”陈伟说。

  “让我找到家的感觉”

  一大早,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贾梦霜从家出发,把孩子送到家附近的幼儿园,然后步行10多分钟到单位,工作生活十分便捷。

  贾梦霜是2021年底从北京来雄安的。见证着这里的日新月异,归属感越来越强。她的爱人、公公陆续来此工作定居。今年国庆前夕,她们搬进了在雄安的新家。贾梦霜满脸幸福:“从这一刻起,我真正成为雄安人了。”

  到雄安,不仅有产业、有平台,还有关爱,有温暖。雄才大厦二楼,人才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人才公寓整洁干净、家具齐全、价格实惠,可拎包入住;还有“雄才卡”,凭此卡可享受子女教育、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已发放1.2万余张……

  “雄安对人才的关心,真的体贴入微,让我找到家的感觉。”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职工洪嘉遥说。

  洪嘉遥今年夏天刚入职,难免为生活成本而焦虑。根据“雄才十六条”,符合条件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入职5年内,博士、硕士和本科生每月可分别获得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洪嘉遥和爱人都在雄安工作,两人每月共领取6000元补贴,极大减轻了他们在工作初期的经济负担。

  作为氢能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冯少广此前在广东工作。为了招引他,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多次登门拜访。冯少广动了心,但考虑到子女教育、个人待遇问题,他迟迟没有下决心。

  雄安新区产业人才引进服务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邀请冯少广来雄安走一走、看一看。针对子女教育问题,服务团工作人员陪同他实地走访学校,并向他介绍“雄才卡”;关于薪酬问题,向他介绍“雄才十六条”,明确对高端高新产业领域技术研发等特殊岗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特岗特薪”待遇,经认定后每年按年薪50%—100%给予奖励……求贤若渴的诚意、热情贴心的服务打动了冯少广。今年6月,公司顺利引进了他。

  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宝宝说,我们牢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完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等,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事业发展中来。一方面出台“雄才十六条”,推出一揽子激励政策,其中规定,对符合雄安新区发展需要的特别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支持政策上不封顶;另一方面组建12支产业人才引进服务团,精准对接,主动作为,构建引入、落地、发展的全流程服务机制,让企业、人才充分享受到“家”的温暖。

  从看好雄安到扎根雄安,各类人才汇聚而来,这里正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我们连续开展了百所高校雄安行、百家科研院所雄安行等活动,最近还将举办百家创新平台雄安行活动,为的就是聚天下英才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欢迎大家来雄安!”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5日 17 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太峰会开幕倒计时2天!

  • 2025年巴黎图书节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