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甘甜的生活靠实干——河北肃宁西泊庄村的蝶变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甘甜的生活靠实干——河北肃宁西泊庄村的蝶变故事

来源:新华网2024-07-01 15:16

  新华社石家庄7月1日电 题:甘甜的生活靠实干——河北肃宁西泊庄村的蝶变故事

  新华社记者白林、张粲

  “糖人是吹出来的,咱村的好日子可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时值夏日农闲,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付家佐镇西泊庄村里,村民们三五成群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的大树下乘凉聊天。

  讲起身边的变化,村民们滔滔不绝——

  “十多年前,咱村还是‘道走不了、味受不了、水吃不上’的落后村,现在变化太大了!”提起家门口的变化,84岁的村民魏金贵有些激动。

  “原来这都是土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沟。走路费劲,车更是开不进来。现在村里的路像城镇公路一样,是宽敞的‘金光大道’。”魏金贵指着通向村口的大路说。

  “可不是!农户在自家院里养狐狸,靠卖皮毛获得收入,气味难闻,人们一进村就得捂鼻子。现在村里多干净,卫生管护也有专业的保洁公司来做。”村民杨文战接过话头儿。

  “以前吃水也难,村民得自己打井才能有水吃。村里通水后,家家都有自来水。”74岁村民杨文清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连连称赞。

  ……

  村民们告诉记者,西泊庄村有308户、1098人。早些年,这里曾是周边出了名的落后村。2011年起,经商归来的能人任树军担任该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里的困境,他和村里40多名党员带领群众迎难而上,彻底改变了村里的面貌。

  村干部垫资改建了自来水管网,实现了24小时供水;党员带头做亲友说服工作,拆除侵占道路的基台,拓宽了街巷;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在村边规划建设了养殖小区,动物养殖全部迁入。整治村容村貌、道路硬化、旱厕改造……村子变化越来越大,焕然一新。

  看到干部们真心为群众办事,村民们为家乡出力的劲头更足。西泊庄村趁热打铁,完善了村级组织体系,成立村诉前调解室,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红白事标准,从根本上遏制攀比之风,减轻村民负担;开展“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活动立下身边的榜样。村风正了,大伙苦干、实干的风气更浓了。

  看好乡村振兴带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村“两委”成员又琢磨起如何突出本地特色,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文化内涵。

  西泊庄村有着100多年“吹糖人”历史,远近闻名。但一段时间以来,手艺人们纷纷转行,让村里的“吹糖人”技艺面临失传。为传承这一文化,村里党员干部将技艺传人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了糖人艺术团,组织村民学吹糖人技艺,如今艺术团有约100人。

  记者走进村里的非遗展馆糖人居时,74岁的赵庆龙正熬着糖,不一会就吹出一朵“石榴花”。“我们家三代都会吹糖人,我儿子、孙子都跟我学。”赵庆龙说。

  “吹糖人是我们村的宝贝,可不能丢,我们要全面发展这项特色文化。”任树军说,近年来,村里成立了糖人文化公司,着力发展规模演出、产品研发、精美模具制作、后备人才培养等项目,全力提高西泊庄村糖人文化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2019年,西泊庄村糖人吹塑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糖人儿吹出了“人气”,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为探索“农业+旅游”乡村经济业态,2019年起村里又建起百亩牡丹园,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西泊庄村牡丹园又一次开门迎客,30余万株鲜花争相斗艳,吸引了附近及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观赏打卡。

  千米文化墙让古村乡韵味道十足;文化广场上每晚都人流如织……西泊庄村从一个发展落后村转变成一个文明村、富裕村、先进村,先后获评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18项。党群服务中心内,“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奖状挂满了一面墙。

  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在外的村民纷纷归乡。“85后”赵同光原来在北京工作,如今在村里搞特色养殖。“村干部帮忙跑贷款,我才能搞起养殖,心里非常感激。”赵同光说,他于2021年入党,如今是村综合服务站的代办员,帮助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让更多村里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我的初心。”他说。

  村庄蝶变,苦尽“甘”来。如今,村广场不远处的糖人文化墙已成为游客了解村子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天蓝柳绿,《肃宁有个糖人村》村歌缭绕:“糖人儿里裹着咱的梦想和心气儿,甜蜜的滋味飘满了村儿。吹糖人儿全靠着一股劲儿,越吹越有精气神儿……”树荫下,村民们淳朴的笑脸,如在诉说:苦日子已经过去,生活正在越变越甜。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一脉活水舞动古今,绘就水韵江苏新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