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雄安故事|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雄安故事|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来源:河北日报2023-11-14 10:40

  雄安故事

  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日前,在河北建投·金湖未来城代建部分教育设施(小学初中)项目现场,王鸿志(中)进行施工调度。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摄

  11月13日,走进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鸿志的办公室,书架上两本厚厚的黑色笔记本颇为显眼。三年多时间写下1000余篇工作日记,王鸿志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在雄安的奋斗足迹和他眼中的“千年大计”。

  翻看王鸿志的工作日记,“质量”一词出现频次很高。“要出色完成项目建设,创造‘雄安质量’,是一定要吃苦的。”自打接到去新区工作的通知,王鸿志便暗下决心。

  时间回溯到2020年11月6日。初到雄安新区,王鸿志一下车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深震撼,同时又很忐忑。当晚,他在第一篇工作日记中写道:“两眼一抹黑,设计方案、一会三函、项目情况均是初次接触,信息量极大,可谓跑步进场了。”

  王鸿志负责的是河北建投·金湖未来城项目,这是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建成后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力保障。“项目占地1885亩,有255栋建筑,这么大规模的项目,我也是第一次参与。”王鸿志深知责任重大,“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既要保障效率,又要保证质量。”

  在雄安,王鸿志带领的工程、安全一线团队只有10余人,平均年龄只有34岁,面临着经验不足、工期要求紧张、施工协调复杂等诸多困难。

  为解决这些困难,让年轻人快速成长,王鸿志想了不少办法,举办工程管理小课堂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4月13日,晴,工程管理小课堂第一期开讲。”王鸿志在工作日记中写道,希望通过“授课+研讨”的模式,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迅速提升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一天进步一点,这个年轻的团队渐渐成熟起来,我们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确保了各项目高质量如期完成,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王鸿志说。

  日记里记的多是日常工作,遇上紧急情况,他也顾不得多写。

  “半夜大雨,安排布置防洪排涝事宜。”王鸿志在2021年7月11日的工作日记中,写下简短的一句话,这背后却是彻夜坚守。当天晚上,暴雨来袭,王鸿志和大家一起冒雨巡查,在水深及膝的积水区现场指挥排水,确保基坑安全。

  在工作日记中,可以看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十分不易。2022年6月27日,王鸿志写道:“六月份项目施工进度不理想……雨季来临,面临压力更大。”

  “当时因施工工艺问题,外立面平整度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返工整改导致施工进度滞后。”王鸿志回忆,他们加大了质量管控力度,同时及时与施工方沟通,确保了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从最初的土地腾退,到项目施工,再到竣工验收……三年时光,王鸿志用日记记录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春节、国庆期间都没有落下。

  “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荒地,如今一片新城拔地而起,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业态即将全面竣工交付。”王鸿志自豪地说,“就像日记中记录的那样,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坚持每天深入工地抓安全、保质量,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11月13日深夜,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王鸿志又一次拿起笔,记下一天的工作:“今天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5℃,召集小学、初中、公园项目负责人落实冬季施工措施,确保质量和安全。”(记者 刘冰洋)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