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未来之城”,这样打造数字之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未来之城”,这样打造数字之城

来源:河北日报2023-10-20 10:32

  雄安新区20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未来之城”,这样打造数字之城

  现实城市日新月异,数字城市同步生长。

  在雄安,一座从设立之初就拥抱数字经济的未来典范之城,如何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10月18日,一场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出席的论坛——雄安新区20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举办。与会者共话数字雄安建设,共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发展之路。

  挖掘数据价值的实现路径,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

  你能想象到吗,在未来的雄安新区,数据将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新的重要生产要素?

  高档写字楼里,借助人脸识别,人员便捷进出;不动产证照打印机前,只需动动手指,2分钟不到,一个不动产证件就自动打印完成……在如今雄安新区生产生活中,大数据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这些场景来自雄安新区同步规划的“孪生城市”。在这里,看不到的“云上雄安”数字智能之城在同步建设。截至目前,雄安城市综合数据平台已汇聚各类政务数据超过200亿条,“生长即汇聚”的数据环境逐渐形成。

  论坛上,雄安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专家表示,设立雄安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是创新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机制、实现河北省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开展数据要素流通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应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领军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提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和灵魂,作为新兴产业,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不断探索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的新阶段,把数据交易建成各方争相入局的新领域。”与会嘉宾建议,雄安新区要依托雄安数据交易有限公司,研究设计数据交易流程和数据交易产品,推动各类数据资源汇聚,探索数据价值挖掘的实现路径,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

  打造科技创新领先、技术安全可控的“鸿蒙之城”

  在论坛上,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建设正式启动。

  这是一个基于未来、全场景、分布式的鸿蒙生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王晓良介绍,作为软通动力开源战略的先锋军,鸿湖万联一直在积极推动雄安新区的鸿蒙之城建设,通过与科学园管委会、国创中心筹划成立开源城市鸿蒙实验室,真正把鸿蒙带入雄安。

  “打造城市鸿蒙生态体系,建设鸿蒙创新生态链,雄安数字城市场景鸿蒙化将开放场景、开放数据,开展鸿蒙试点,适时规模化推广。”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透露,雄安将启动城市鸿蒙适配中心建设,在能源、管廊、水务、通信等领域先行试点示范,共同助力雄安新区万物互联、自主可控的数字城市建设。

  诸多数字化创新成果,不仅将加快数字时代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也将不断推动雄安新区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稳步前行。

  论坛上,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证通桌面式收银终端、人脸识别终端、密码键盘、双屏收银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该公司工作人员说:“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支付技术,帮助客户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交易体验,以赋能城市智慧治理。”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透露,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智慧应用需求越来越大。新区将全面开放各类应用场景,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广阔空间。期待更多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优秀企业落户雄安、扎根雄安,把更多创新技术、资源、业务放到雄安。(记者郭 东 田 恬)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一脉活水舞动古今,绘就水韵江苏新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