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十四五”以来,武汉经开区持续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转化,“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构建,发展热潮不断升腾。一个辐射武汉西南方向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加速崛起,为“中国车谷”迈向“世界车谷”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五年来,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显著提升。4条高速公路、3条快速路、1条国道和4条省道高效衔接,全区路网总里程达1343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市前列。地铁16号线贯通运营,左岸大道沌口至军山段、车谷大道等一批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格局基本形成。
俯瞰武汉之南,一张张内畅外联、运行高效的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交通动脉,正成为驱动产业跃升的“发展路”“致富路”,与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高速路快速路微循环路持续优化
“五横五纵”骨架网加速构建
近日,在通顺大道南延线项目工地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忙碌着。据悉,该项目全长5.49公里,起于檀军公路,止于军纱大道,双向6车道,目前一期工程檀军公路至官莲湖路段已通车,二期工程预计明年6月完工。

▲通顺大道南北延线项目
通顺大道是武汉经开区继东风大道、江城大道、左岸大道(沿江大道)之后连接主城区的第四条交通动脉,也是大汉阳片区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通顺大道北延线也在加快推进。沌口段、军山段均计划于明年全面竣工,将进一步加密区域路网。

▲左岸大道(沿江大道)
另一条交通干线——左岸大道建设同样取得新进展。这条全长约60公里的沿江通道,是连接主城区的第三条主干道。今年8月,左岸大道(沿江大道)直线段贯通,预计今年春节前三环线匝道段贯通。汉南段市政部分和公路部分预计明年完工。
当前,武松高速武汉段已建成通车,武汉经开区都市圈环线汉南长江大桥项目多个关键工程节点取得突破。与此同时,京港澳高速与汉洪高速改扩建工程、军山过江通道等项目均在稳步谋划推进。

▲左岸大道、通顺大道示意图
以东风大道、通顺大道等构成的“顺江五纵”,与三环线、四环线等组成的“垂江五横”共同形成的“五横五纵”高快速路网骨架正加速构建,区域交通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区内微循环也在持续优化。全区统筹推进85条微循环道路建设,总里程超80公里,包括马影河大道、育才路、职教园路、花林路、永丰中路等,进一步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最美观江地铁”16号线
串起产业发展链
今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中国最美地铁站”视频,武汉地铁16号线凭借“自然之趣”入选,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
这条被誉为“最美观江地铁”的16号线沿长江左岸铺设,北起国博中心南站,南至通航机场站,全长37.3公里,设站14座,其中13座位于经开汉南区域。该线路设计时速达120公里,是武汉首条快速地铁线路之一,它的开通也标志着汉南地区迈入地铁时代。

每年春季,16号线宛如“开往春天的列车”。在沌口至小军山路段的短短三分钟行程中,列车穿行于金黄的油菜花海,远处长江壮阔,沌口长江大桥巍然屹立,构成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有乘客感叹:“高空俯瞰花海,江景一路相伴,这是一趟浪漫的旅程。”
16号线的意义不仅在于“最美观江地铁”。它将沌口、军山、纱帽三大组团紧密相连,搭建起经开区的轨道交通主骨架,实现了与武汉三镇的快速联动。
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形成3条轨道交通线路协同发展的格局:3号线、6号线和16号线共同构建区域交通网络。其中,3号线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结合郭徐岭片区城市更新,增设车城南路站,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布局。
武汉经开区毗邻长江黄金水道,京港澳、沪蓉高速在此交汇,40分钟可达天河机场,30分钟通达三大火车站,15分钟直达在建的汉阳站,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五横五纵”高快速路网加速形成,武汉经开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从“最美地铁”到“立体交通”,武汉经开区正书写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新篇章。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武汉向西南对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国车谷”建设注入新动能。
打造“水空”双枢纽
提升开放新能级
今年7月中旬,武汉经开港码头汽笛长鸣,载有304标箱汽车零部件及医疗物资的“车谷号”巨轮启航,驶往日本名古屋。这是经开港首条直达日韩的近洋航线,为车谷企业开辟了高效出海新通道。

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水运开放能级显著提升。年初,汉南港区获交通运输部批复临时对外开放,允许国际船舶直靠。3月,“经开港—太仓港”集装箱直达航线开通,构建起“武汉造、太仓转、全球达”的物流体系。
当前,武汉经开港区拥有四大作业区,长江岸线规划总长18.16公里,占全市22.8%。区内纱帽、邓南两个作业区已获批临时开放,包括4个泊位,均已投用,可常年通行5000吨级船舶。2024年,全区港口吞吐量达1349.21万吨。“车谷号”汽车滚装船、零部件直航货轮经由上海港、太仓港通达全球,中欧班列(武汉)“东风号”专列直抵欧洲,国际物流通道更加畅通。

与此同时,空中门户也在加快开启。武汉汉南机场作为全市首个通航机场,于2023年升级为A1类通用机场,现有驻场航空公司10余家,已开通至十堰、荆州等地的短途客运航线,并搭建了短途运输、低空物流、空中游览等八大应用场景,在全省低空经济发展中率先起步。
“十五五”,武汉经开区紧扣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立足武汉市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定位,持续将“中国车谷”打造成为武汉向西南方向辐射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有力支撑武汉全面建设“五个中心”,为推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出品:武汉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采写:记者王双双 通讯员曾志松 张晶 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