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快!这个知识点我们组最熟,一定要拿下‘团队大卡片’!”近日,在武汉商学院北四教学楼教室,一场激烈的“问题风暴”游戏正在创新创业基础课堂上演。
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们围坐一起,激烈地讨论着问题。获胜小组手握卡片,争先恐后地挑选各种小零食、学习文具等奖品,或是满心欢喜地将其兑换成积分。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武汉商学院教授吕菊芳探索的特色教学缩影——以学生为中心,用创意设计让教育“活”起来。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学生上课‘抬头率’不高。近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将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巧妙融入课堂的团队合作游戏中,创新设计了课堂教学‘卡片激励系统’。”吕菊芳介绍到,该系统分为“个人小卡片”与“团队大卡片”两类,前者聚焦个体成长,及时捕捉学生课堂上的每一次思维闪光,用即时肯定激发学习热情;后者则侧重于集体协作,以团队竞技的形式推动学生互帮互助、共同突破,让协作精神在竞争中悄然养成。

“我希望学习像一场有趣地探险,目标明确、反馈及时,并且充满合作的乐趣。”这正是吕菊芳“卡片激励系统”的设计初心。在她的课堂上,原本抽象模糊的“平时分”变得可视、可感、可追逐,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课堂真正成为了“在玩中学、在学中悟”的赋能空间。
这个耳目一新的教学创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吕菊芳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就业能力是吕菊芳长期聚焦的研究方向,她先后主持省部级等科研项目近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这些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成果,让吕菊芳意识到课堂教学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效果。
“教育需要尊重规律,也需要拥抱变化。”吕菊芳坦言,“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动机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在她看来,游戏化教学绝非降低学习标准,而是以更科学、更贴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深度学习,最终达成提升就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吕老师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张卡片或一个分数。”2024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马可欣说,“她用信任和激励,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提升了我们就业能力,更让我们感受到被肯定的温暖,让我们坚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黎洋鸿、胡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