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经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授牌,“刘礼堂专家工作站”在传统手工棉纺技艺品牌——百布堂美好生活科技(湖北)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湖北枣阳民间世代传承的手工纺织技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枣阳市鹿头镇雕龙碑遗址出土的陶制纺轮,距今约6200年,印证了当地纺织文化的源远流长。”百布堂美好生活科技(湖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其华介绍,据《枣阳县志》记载,该项技艺在清代达到鼎盛,刘大有家族自那时起便世代从事织布行业。2021年5月,“百布堂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张其华回忆道,童年时母亲在灯下脚踩织布机的身影,在她心中埋下了传承粗布技艺的种子,怀着“让老手艺活下去”的执着信念,她与丈夫刘大友在武汉共同创立了“百布堂”品牌。
张其华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百布堂拥有成熟的非遗技艺、完善的生产基地、畅通的品牌渠道以及宝贵的市场数据与用户反馈,期望与专家团队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落地。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表示,研究团队长期专注于文化遗产学、民俗文化、茶文化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具备扎实的文献考据、理论整合与资源协调能力,未来将着手与百布堂合作共建实习教研基地,并组织编纂《百布堂志》,实现每一块粗布“有源可溯,有故事可讲”。
双方一致认为,刘礼堂专家工作站的设立,将为枣阳粗布技艺的活态化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双方将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树立非遗保护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的新典范,让传承千年的纺轮,继续讲述属于这个时代的崭新故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严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