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引领下,武汉市新洲区展开了一场干部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从机关大楼到产业基地,从红色场馆到田间地头,干部教育的课堂边界被彻底打破。通过一套环环相扣的“战略引领-模式创新-实践砺炼-制度保障”培育体系,新洲区正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变革始于顶层的清晰谋划。新洲区委书记苏海峰在区委党校专题辅导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 “三大战略任务”破局引领新洲高质量发展,具体为加快建设问津新城、航天基地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为实现这一蓝图,新洲建立起“周晒成绩单、领导领衔工作机制、重大项目挂帅机制”,成立了 10 个专项攻坚专班,并选派 100 名干部挂职攻坚。与之配套的,《全区干部队伍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清单》与《五类干部成长路线图》相继出台,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干部教育培训的课堂形态迎来革新。在全区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会上,“领导授课”模式引发热烈反响。两名区级领导采用述学、联学的新模式开展教学。区政协相关负责同志结合赴杭州市富阳区考察学习成果,通过精细对比两地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的共性与差异,提出新洲可从思维理念革新、项目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对标先进,为新洲在产业升级、项目提速、平台建设等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则以参加市委组织部“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调研式实训班的收获为基础,系统阐述了高标准建设韧性问津新城的四个基本重点,以及提升城市能级的主要办法和关键逻辑。这种源自实践前沿的分享,使课堂不再是单向知识传递,更像是一场场围绕新洲未来发展的深度思想碰撞。
更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教学空间的拓展上。新洲区整合区域特色资源,将问津书院、将军山红色文化陈列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等串点成线,打造出“红色+文化+产业”融合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了“一个教学点就是一本活教材”。今年以来,围绕青年干部成长特点,已组织7期新青年向"新"而行培训,带领315名青年干部走进航天产业基地探访“星谷”建设,深入徐古街漂流工地调研农文旅融合,探访三店街宋寨村解剖集体经济案例。通过“现场教学+理论授课+互动研讨”的模式,帮助干部直观感受知识的应用场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在“比学赶帮超”月度年轻干部交流会上,14位年轻干部立足岗位畅谈体会。区委办公室刘军凯提出要"坚持以学为先,增强适应能力,增长才干;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务实干事、为民造福;坚持担当作为,做到履职尽责、爱岗敬业。区委组织部刘睿强调要,明职责,在全局与一域、守正与创新中找准考核定位;强本领,在一线实干中解剖问题、精准破题;勇突破,以实干强执行、会干提质效、敢干破难题。两位处级领导干部汪集街王静和区委组织部邹燕辉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实战经验”,为年轻干部答疑解惑。王静提出年轻干部要“想透、做实、坚守”,既要深刻理解“三大战略任务”的定位意义,又要在基层工作中找准发力点。邹燕辉则强调要“注重工作谋划、请示沟通、标准质量、以身作则”,以责任担当引领团队前进。
实践砺炼远不止于会议室的交流。在6月开展的“新青年向‘新’而行”活动中,40余名科级及以下青年干部走进中交二航局科工(武汉)有限公司双柳生产基地。在现代化焊接车间内,他们近距离观察智能焊接机器人自动寻缝焊接,感受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与精密,对“科技赋能”有了更直观的理解。随后赴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通过数字大屏、智能沙盘模型详细了解基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的战略布局。专题辅导环节,区发改局相关负责同志以《新洲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思考》为题,深入剖析未来区域发展的关键方向与核心任务,将现场观察与战略思考紧密结合。
7月的新洲区委组织部、团区委组织的实地教学中,45名青年干部赴三店街宋寨村开展“新青年向‘新’而行”专题培训。作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延包30年试点单位,宋寨村展示了农村改革“新洲经验”。参训干部重点学习了该村创立的“八步工作法”这一创新机制高效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为延包试点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在宋桃产业基地,青年干部见证了桃树的增值之旅:桃农将鲜桃深加工成桃罐头,经营的桃胶等产品远销至东南亚国家,配套发展的观光农业和农耕体验项目形成“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融合生态。该产业园创造60个固定岗位,每年辐射带动周边2万人次就业,成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参训干部翟钰欣表示:“这次培训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最前沿,让我们既读懂政策又摸透实情。”
系统的干部培养,离不开长效的制度保障。根据《新洲区贯彻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及全市具体措施的工作措施》,全区围绕凝心铸魂、对标争先、强基提能等6个部分,涵盖21项重点任务共44条举措系统推进。具体包括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举办47期基本培训班次、培训22280人次;开展“三大战略任务”大研讨,组织“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三个重大、三个一线”挂职锻炼等。新洲区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在“三大战略任务”中加强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机制,为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截至目前,新洲区已成功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授课24场,累计培训干部1.4万人次,“新青年向‘新’而行”培训已累计培养青年骨干315人次。一支在想事、干事、成事一线成长起来的干部队伍,正在新洲区“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先锋力量,为加快建设问津新城、航天基地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重现千年问津故地新气象提供着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程红梅,武汉市新洲区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