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支部管到人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组织优势,意味着支部能够直接面对每一位党员,实现精准化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那么,如何发挥党支部“管到人头”的优势,提升教育管理党员的实效性,从内功、外功、见效、保障八字四个层面探讨。
首先,支委要练好内功,就是对支部成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
一要精准掌握党员信息“全息图”。支部不仅要掌握党员的姓名、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更要动态更新其工作岗位、家庭情况、思想动态、特长短板、实际困难等。建立健全党员信息库和动态管理台账,确保对每位党员的情况了然于胸。
二要精准识别党员思想“波动线”。 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家访、观察工作生活表现等方式,及时掌握党员思想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针对受到批评处分、遇到重大困难、岗位变动、临近退休等关键节点的党员,要给予重点关注和疏导。
三要精准绘制党员能力“坐标轴”。掌握每位党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性格特点和发展潜力。区分领导干部党员、普通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青年党员等不同群体,以及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理论欠缺者等不同个体,为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第二,支委要做好外功,这里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做好规定动作,即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发挥支部“管到人头”优势。 比如,要提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质量。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触及思想、触动灵魂,杜绝“好人主义”,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每位党员都在支部的严格管理和同志的真诚帮助下不断进步。
第二个层次是做好自选动作,结合上级要求和实际工作业务开展。 例如,对理论薄弱的加强基本原理教育,对业务不熟的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方式灵活些, 除了集中学习,更多运用小组研讨、结对帮学、线上微党课、知识竞赛、实践教学等方式。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要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群送学上门,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不掉队。目的就是要引导党员将学习与岗位贡献、服务群众相结合,设定个人学习目标和实践计划,支委定期检查评估。
同时, 创新日常提醒常态化机制: 对党员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可以采取个别提示、工作建议等方式,防微杜渐。 我们要营造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互相帮助的党内氛围,让党员愿意向组织说真话、讲实情。
第三,要将“管人头”的优势转化成实际成效。一是要精准表彰激励: 对于表现突出、贡献显著的党员,要及时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激发荣誉感。二是要贴心帮扶关怀: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传递组织温暖,增强归属感。三是要结果运用到位: 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情况、作用发挥情况、考核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最后,要健全完善“管到人头”的保障机制,确保工作常态长效。一要压实支部主体责任。明确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支部委员要分工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管到人头”的实效作为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要建强支部班子队伍。 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党员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三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探索利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辅助进行党员情况分析、学习管理、服务对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要强化资源保障支持。 上级党组织要为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等支持,为支部“管到人头”创造良好条件。
(通讯员柯楚 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