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晨曦微露,智汇农场的鱼塘泛起粼粼波光,一群身着迷彩服的新生正拉起渔网,银色的鱼儿在网中跳跃;不远处的荷塘中,同学们俯身采摘,鲜嫩的莲蓬渐满筐篮。傍晚时分,生活艺术楼、桐雏空间里炊烟袅袅,刚刚收获的鲜鱼和莲实在灶台上飘出诱人香气……
从田间池塘到共享餐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正在体验一场融合劳动、协作与美味的迎新盛宴,在捕鱼、采莲、烹肴的实践体验中,完成了别开生面的“大学第一课”。
渔塘欢歌,第一网鲜鱼出水 谈宇锋 摄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捕鱼。”来自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新生甘利樊兴奋地说,“亲手劳作,才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捕捞的鲜鱼与采摘的莲蓬被迅速送往各场地,由学校专业厨师统一处理。“我们要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后勤集团总经理彭军表示,“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我们在保障中育人,这才是完整的教育环节。”
荷塘笑语,第一篮翠蓬入怀 陈冲 摄
处理好的鲜鱼被分配到各学院灶台,成为迎新宴的主打食材。师生们各显神通:酸菜鱼、红烧鱼块、水煮鱼片……各式鱼肴在锅铲翻飞间飘香出炉。
学生在炒菜 陈冲 摄
“注意火候,鱼肉要嫩而不散!”专业厨师在一旁指导医药学院新生制作药膳鱼汤。学生们认真聆听,细心操作,将专业知识融入烹饪实践。
傍晚时分,各场地飘来阵阵菜香,迎新宴进入高潮。师生围坐一堂,分享着共同劳动的成果。经过精心烹制的菜肴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
灶台炊烟,舌尖上的师生情 谈宇锋 摄
“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新生陈坤说,“从捕鱼到烹鱼,我们学会了协作;从吃到品,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育人匠心。”
各学院还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园林园艺学院用鲜花和绿植装饰餐桌,营造出“鱼游花间”的意境;艺术·音乐学院老师、学长即兴表演,用器乐和歌声为宴会助兴;建筑工程学院则组织饭前团建活动,进一步增强集体凝聚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维吾尔族新生凯迪日耶·卡依沙尔现场跳起民族舞蹈 贺爱馨摄
“我们既要传承,更要创新。”该校校长助理余仕良表示,“捕鱼和采莲环节的加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食物来源,培养劳动意识和节约习惯,这是‘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程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