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李建中口述自传》。该书由国家教学名师、宝钢奖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口述,多位学生根据录音、日记、手稿、相片等资料整理而成。
“我这个‘口述自传’,既不追根溯源式地讲童年、少年和青年,也不面面俱到式地讲家庭、朋友和社会,而是聚焦于‘教师’这个职业和‘学校’这个场域。50多年的教学生涯,有太多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有太多的人生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想和读者诸君分享。”口述人自1971年担任民办小学教师,到2024年,执教生涯已历54个春秋。除去中间读大学本科的四年,正好是五十周年。2024年底至2025年初,李建中教授以口述自传的形式,回顾了50年的教学生涯——始于知青年代在泥港湖绍府台做民办教师的“孤岛”(1971—1978),继之以大学毕业后任职中南民族学院的“田野”(1982—1997),回归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的“原乡”(1998—2001),再到入职武汉大学的“辟雍”(2002—2024)。口述自传副标题“从孤岛到辟雍:半个世纪的行走”即缘于此。
作为文学院教授和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老师不但创生青春版《文心雕龙》,举办关键词读书会,在湖畔读《庄子·秋水》,探索以“兼”为智、以“人”为元、以“贲”为径的课堂美学,而且主持“武大通识3.0”体系,创建全校通识必修课“四大导引”之一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并设计“大班导读+小班研讨”教学模式。“辟雍之地,享用‘孤岛’赐予的财富,抒发‘田野’养成的旷达,并在兼美科研教学的层面重返‘原乡’。”打开这部口述自传,可聆听国家教学名师讲述如何在半个世纪的教师生涯中“兼美”教学与科研。
从孤岛到辟雍,李老师的口述足够精彩,整理者所作注释也别有风趣。除了背景介绍、信息补充和课堂实录,还不乏整理者的“活学活用”,甚至有对老师的调侃和解构。例如,李老师为三位好友找到了与之对应的魏晋人物,整理者及同门也试图找到与李老师对应的魏晋人,并记录下多份回答。又如,整理者发现李老师“国营渔场哪能随便捕捞啊”与“我晚上有时候随着岛民去捞鱼”的“言行不一”,于是在注释里调侃:“看来,李老师终归是没有经受住诱惑,不仅吃国营渔场养的鱼,也亲自下水捞鱼。”
《李建中口述自传》是《李建中文集》10卷中的首卷。文集300余万言,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和孔学堂书局联合推出,除了回顾半个世纪执教经历的口述自传,还有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结项成果的学术专著、首创青春版文心雕龙的“龙学两种”、年年重印年年畅销的名师讲课实录、多次登上“风入松”“国林风”全国图书排行榜的“人格三书”和解码“快活秘诀”的学术散文集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 何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