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想成为让家乡发光的‘电气魔法师’!”近日,从华中科技大学研学归来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蚂蚁堆中心完小(以下简称“蚂小”)四(1)班拉祜族学生许东涵在日记中写道。
此次“走出大山看世界”之“华翔情深·大山里的科学梦”主题研学暨画展活动中,10名蚂小学生代表走进华科大,深度融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科附小”)班级,与结对伙伴同学习、共生活,入住附小家庭体验城市家庭教育。孩子们在湖北省科技馆惊叹前沿科技,在国家建筑科技馆感叹古建筑魅力,在主题画展中用152幅作品搭建“千里艺术桥”。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基础与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附属小学与临翔区挂职干部等积极交流、互动,建立了工作指导机制,制定了《临翔区蚂蚁堆中心完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启动“骨干校长挂职计划”,连续三年每年选派一位附小教师赴蚂蚁堆中心完小担任挂职校长。
三任挂职校长积极推动教师培养计划,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常态教研、赛课指导等“师资造血”机制。3年间,华科附小还派出12批次送教团队开展教育帮扶,进行送教课33节、教研活动17场、专题报告15场,受训教师800余人次。
面对乡村科学教育“缺师资、少资源、无场地”的困境,华科附小联动高校院系打出“乐知课堂”破冰、夏令营启蒙、实验室筑基、创意实践开花等组合拳。其中,每年暑假,华科大各院系派出23批次科普教育实践队到临翔区、蚂蚁堆中心完小开展科普教育和兴趣培养等活动,受益学生1000余人次。
3年来,华科附小还致力于撬动大学全域资源,构建帮扶“同心圆”。在华科大援临干部的积极支持下,累计协调捐赠资金超480万元,改造校园运动场、学生食堂、修建学生宿舍浴室等。组织校友和企业捐赠图书、校服、实验设备,华科大附属协和医院免费救治先天性血管瘤学生。
华科附小12个班级还与蚂小“手拉手”,共办线上诗会、同听院士科普,书信往来跨越3000里。多名华科大退休教授走进蚂小课堂。
三年深耕,蚂小师资迅速成长。仅2025年上学期,蚂小有1名教师获临沧市“学科带头人”,7名教师获市区级“骨干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2025年“临翔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名教师策展“大山里的科学梦”版画作品获赞誉。蚂小教师获各级各类赛课一、二、三等奖十余人次。
从“薄弱校”蜕变为“绿美校园”省级标杆,蚂小美育教学案例入选云南省教育厅第六批校内“双减”典型案例,教育部网站专题推介蚂小“五育并举”的经验与方法。
“我想考进华中科技大学,将来建设家乡!”许东涵说。正在建设的科普实验室,已是他和同学们经常仰望的科学灯塔。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