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工鲍虎:为油城 护光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电工鲍虎:为油城 护光明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1-07 09:51

  “给油城带来光明,就需要无数匍匐在黑暗中的人。”这是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电工鲍虎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他常笑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的工作,“工作地点经常在电线杆的高处,工作时间经常在抢修设备的夜色最深时。”

  2024年12月,他在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第7届“湖北工匠杯”采油气维修电工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1986年出生的鲍虎,2016年退伍转业回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从事外线电工和高压实验电工工作。

  鲍虎当时在检测队跟着师傅跑外线实习,学习业务知识,上班第一天,这份工作就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心有余悸:“当时师傅带我爬电线杆检修电线,我第一次用脚穿上脚扣,如蜗牛一样艰难地一点点爬到高处,冷风吹来,电线杆居然微微晃动,我很害怕。”

  鲍虎从电线杆下来后,一度想打退堂鼓,不干这份工作。师傅劝说:“年轻人要自信,干多了就不怕了”“大家当初都是这样过来的。”鲍虎看着师傅摩满老茧的双手和攀爬电线杆时矫健的身姿,静下心来,重新踏实学习。

  一次,他对师傅说,想成为一名专家。师傅非常高兴,鼓励他夯实基础后,朝高精尖方向走,带他学习高压实验和机电保护等知识。除了跟师傅学,他还主动自学,为了弄清楚电网系统整个构架和复杂的接线逻辑,他自学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熬夜上网查资料。

电工鲍虎:为油城 护光明

  “接电线时,需要接十几根线,一旦一根接错了,整个设备就没反应。所以我要熟悉复杂的电路图,除了反复记忆揣摩,我还经常跟着师傅参与现场实践。”鲍虎还记得,2018年和师傅去洛阳石化进行110千伏变电站安装工作,为了学习电网安装知识,他自己学着画线路图,并把知识点记满了笔记本。

  师傅看他认真的样子,喜笑颜开:“这小子,行!”当学徒六年,鲍虎记满了十几个笔记本,上面除了知识,就是汗水。

电工鲍虎:为油城 护光明

  2022年,鲍虎终于学成出师,开始独立承担电工业务。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参与了油田地热建设。

  “电工和其他工种相比,除了苦,还有一份险。”鲍虎说,为了给江汉油田地热设备安装复合开关,他需要攀爬地热设备附属的电线杆,高度达到十几米,需要克服恐高心理。

  和六年前相比,对工作驾轻就熟的鲍虎,对此无所畏惧,让他最感困难的是,施工期正值冬季,他迎着凛冽的寒风,用安全带把自己吊在半空,脚踩着脚扣紧箍电线杆,为了赶工期,要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晚上八点,中间只能下地吃饭休息一回。为了避免频繁上厕所影响工作,他坚持几个小时不喝水,口渴难耐时,就自己用舌头舔一舔干裂的嘴唇。当晚上八点下来时,腿都发麻了。

  “为了圆满完成工作,让油田职工群众尽早过一个暖冬,我受这点苦不算什么!”鲍虎笑着说。在鲍虎等人加班加点的努力工作下,地热工程仅用一周时间就完工。

  电工工作条件艰苦,但是鲍虎将其当作对自己的一份精神洗礼,他说:“给油城带来光明,就需要无数匍匐在黑暗中的人。花朵美丽,但是根脉在大地的黑暗深处,根扎入黑暗越深,花朵开得越光明美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黄慧 张凤娇)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圆满结束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

  • 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 精彩照片都在这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