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24(武汉)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24(武汉)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03 12:30

  11月1日,湖北武汉经开区南太子湖畔,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24(武汉)在武汉东软软件园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智能化时代的解决方案”为主题,东软集团发布医院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医疗数据价值化解决方案、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平台、城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多款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型解决方案。

  武汉东软软件园投入运营不到半年,武汉经开区成为东软解决方案论坛的举办地。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说,武汉东软软件园已入驻上千名软件技术人才,催动东软集团多个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化解决方案在武汉加速落地。

  东软集团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多次入选普华永道“全球软件百强企业”。2021年,东软集团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其国内的第三个研发基地——武汉东软软件园,打造AI赋能的解决方案、数据价值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化解决方案的战略基地,包含东软(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东软(武汉)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和东软(武汉)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

  仅用18个月,武汉东软软件园就完成了14.5万平方米园区建设,创造了武汉速度、东软速度。今年5月25日,武汉东软软件园开园、投入运营。

  “我们为了未来的发展选择了武汉。”刘积仁介绍,短短三年,东软集团就与湖北移动、岚图汽车等企业,与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开展全面紧密的合作,在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软件人才培养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成果,东软睿驰智能驾驶产品已应用于岚图追光、岚图知音等多款“车谷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

  “我们对武汉东软软件园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刘积仁表示,东软将更加坚定地实施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以数据为驱动,以智能为创造,以平台为支撑,以生态为资源,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武汉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高水平打造“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产业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14座“中国软件名城”之首。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龙头,武汉经开区造“聪明的车”、修“智能的路”、建“智慧的城”,建成亚洲最大的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全域商业化运营。

  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欢迎与会的东软集团合作伙伴前来投资兴业。他说,面对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武汉经开区顺应汽车产业生态向能源、信息通信、材料等多领域拓展的趋势,推动汽车产业由“一枝独秀”向“汽车+”产业“众木成林”转变,构建“车能软芯材”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

  据介绍,武汉经开区抢抓“软件定义汽车”机遇,围绕“汽车+软硬件”,高标准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招引东软集团、科大讯飞、巨量星图等软件头部企业,培育亿咖通、芯擎科技等软件信息领域独角兽企业,形成了以汽车软件为主导、车规级芯片等核心硬件为支撑的汽车软件集聚区。

  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将依托武汉东软软件园、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车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南太子湖创新谷等核心载体,建成武汉“中国软件名城”的核心区和先导区。

  “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已入驻芯擎科技、华砺智行、奥拓立夫、拙河科技等关键软件企业200余家,吸引软件人才3万余人。”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27年,园区力争吸引6万余软件人员入驻,实现软件及相关产业营收1000亿元,“未来将持续围绕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车联网等领域招大引强,同步申报中国软件名园。”

  目前,武汉经开区已集聚软件领域企业600余家,软件产业收入年均增速超30%。去年,武汉经开区软件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10%。(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青岛:科技赋能 万象"耕"新

  • 海南:食用菌科技小院助农增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刚开学,我和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假期有啥进步。有学生说深入钻研了英语六级通关秘籍,自信本学期六级必定取得高分;有学生讲潜心研究了高压绝缘,C刊论文胜券在握;
2025-03-13 05:15
这个春天,越来越多“Z世代”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如今,他接到了3000多亩农田的服务“订单”,周边农户都乐意把农田托付给这个老练的“新农人”来打理。
2025-03-13 09:01
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
2025-03-13 09:0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释放需求潜力,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025-03-13 09:00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