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秭归汩罗同步举办龙舟世界杯:屈原文化的隔空交响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秭归汩罗同步举办龙舟世界杯:屈原文化的隔空交响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0-29 00:10

  当龙舟划破三峡大坝前屈原故里秭归的江水,当同样的竞渡画面在汨罗江上重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在2024年的金秋震撼上演。10月25日至27日,2024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暨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龙舟项目资格赛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徐家冲港湾成功举办,与此同时,2024第四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在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隆重举行。因纪念屈原而兴起的传统民俗,如今已演变成国际体育赛事。

  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犹如中华民族精神天空中璀璨的星辰。秭归是他生命的起点,赋予他最初的才情与抱负;汨罗则是他生命的终点,承载着他深沉的爱国情怀与无尽的悲愤。龙舟竞渡,从千年前为救屈原的民间自发行动,到如今在这两地盛大举办的世界杯赛事,是对屈原精神的深情传承。在秭归,三峡大坝的雄伟见证着赛事,仿佛古老与现代在此刻交融,屈原的灵魂注视着故乡的热闹,那是对他的怀念与敬意。在汨罗,江水依旧流淌着屈原的故事,龙舟的每一次划动,都像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伟大。

  这两地举办龙舟世界杯,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根源的深刻认同。这种认同,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之上。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将本民族的传统民俗推向世界体育舞台,让全球目光聚焦。每一支参赛队伍,都是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在参与赛事的过程中,深入领略屈原文化的魅力。这魅力,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是对祖国山河、对人民的热爱。

  这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我们不担心传统会在现代浪潮中消逝,反而将其发扬光大。在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和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的赛场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规则的制定、赛事的组织,都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这自信,如龙舟前行的磅礴之力,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之舟在世界文化的汪洋中破浪前行。

  秭归与汨罗,因龙舟而相连,因屈原而闪耀。这场在两地举办的龙舟盛事,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不朽丰碑,它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光辉史册上,激励着中华儿女传承文化、奋勇向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 通讯员周华山)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天里的“三省赶一集”

  • 河北唐山港:科技赋能智慧港口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