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远安: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让“烦心事”变“舒心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湖北远安: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让“烦心事”变“舒心事”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9-16 11:05

  “贾氏沟路正在修,希望能多装些路灯。”“好的,我们会及时反馈解决,还有啥建议,尽管说。”9月3日,家住湖北省远安县花林寺镇的周义淑对入户走访的党员干部说道。随着贾氏沟农旅融合贯通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群众心坎上的堵点也顺畅起来了。

  如何让群众生活更便利?如何让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

  今年来,远安县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关心的小事难事,全县党员干部坚持身入心到,县级领导带头“六必到”、部门领导做到“三必访”、党员干部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分层分类下沉,通过入户走访、“村湾夜话”、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领办解决问题678个,把群众和企业身边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

  问需于民 把握服务群众切入点

  在田间地头,在街头巷尾,在农家场院,处处活跃着远安县党员干部的身影。

  远安县公安部门创新推出“挎包警务”工作机制。依托“社区民警+驻村辅警+治安堡垒户”模式,全县117名社区民警,以“挎包警务”作为流动警务终端,将证件办理、安全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等警务工作悉数“装”进包里,“带”到群众身边,填补“服务缺位”,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警务服务民生之路,用警务“小挎包”守护民生“大平安”。

  群众最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民情民意便在唠家常中娓娓道来。

  “社区有了长者饭堂,咱们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难题就解决了。”6月12日中午,今年69岁、家住远安县鸣凤镇利民巷的王春桃再次来到鸣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用餐后如是说。

  年初,鸣凤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华然在走访中了解到,社区部分老年人存在“用餐难”及生活不便问题,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办理。今年5月,鸣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像王春桃这样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投资400余万元打造的鸣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有日间照料室,配套消防、安防系统等设施,还设置有长者饭堂、舞蹈室、棋牌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等,可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膳食供应、居家照护等服务,惠及1万名老年人。

  如今,各地各部门收集上来的问题,90%以上涉及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等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一桩桩“实事”,办得扎实、办得稳当;一件件“好事”,顺了民意、暖了民心。

  问计于民 化解群众“烦心”清单

  “24小时不关门,有空调、能充电,特别方便,像家一样。”9月7日傍晚,外卖骑手曹宇像往常一样走进安新驿站吃起了晚餐。今年初,远安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时,了解到外卖、快递小哥工作时存在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远安县委两新工委牵头各部门开展针对性调研,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精准耦合,构建“1+5+N”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格局(即1个党建联合体综合服务中心、5个安新驿站、N个临时歇脚纳凉服务点)。

  “歇歇脚”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暖暖心”。相关职能部门为他们量身定制“送安全、送健康、送法律、送清凉、送温暖”等多样化服务,通过“心愿墙”收集意见建议,持续升级驿站服务。自驿站运营以来,城区3个安新驿站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1300余人次。

  9月5日,远安县鸣凤镇双利村塔岗片区新成立的“共富驿站”里,呈现一片火热的生产景象。

  年初,双利村“两委”了解到宜昌凯富制衣有限公司存在用工荒、产品积压多等问题。该企业在订单高峰期,常因缺少临时操作工,将产品运送到外地加工,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村“两委”经过走访发现,因征地搬迁等原因,村里的失地农民、农村妇女都有在家附近打零工贴补家用的想法。

  一方有用工需求、一方有就业需求,通过对接,企业、村“两委”、村民,三方一拍即合。村干部带领村民进厂学习裁剪手艺,熟悉操作流程。

  在此基础上,该村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畅通村企合作渠道,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场地、人力等资源,建立务工“共富驿站”。

  以村“两委”为主导,村干部积极对接企业,争取零散务工业务;3名党员中心户分别负责房屋、组织群众接单、管理日常收发货工作;村民共同参与,将村民碎片化时间有效货币化,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据了解,自“共富驿站”成立以来,累计参与务工村民100余人次,带动群众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

  据悉,自远安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党员干部全员下沉到基层一线,为群众办实事。建立“三张清单”工作机制,分类处置形成问题清单,按照“月梳理、月审核、季公开”要求滚动更新“三张清单”,对纳入清单的358个问题实行条目化管理,用实际行动让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结出硕果,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通讯员汪黄晶、朱丽君、郑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

  • 习近平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