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河南开封再度迎来旅游探亲的客流高峰。面对艰巨的保通保畅任务,开封市公路系统以“智慧”为先导,以“暖心”为底色,以“应急”为标线,以“安全”为准则,以“人民”为至上,全员坚守、全力以赴,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民生答卷”,用责任与汗水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平安团圆路。
一、战前谋划,压实责任,做到未雨绸缪,先知先觉
开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一开始就按照攻坚战、大考战役来尽早谋划,规划了实现千年帝都的“四通八达”“愉快抵达”“安全到达”的目标,提出了“你畅通,我心安;你有难,我来解;你满意,我快乐”的口号,亮出了“群众过节,我们过关”的态度,推出了一路一策、一桥一策、一堵一策、一事一策、一路多方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真正做到物资人员深度前置,班子成员分包各县区督导,在易堵点、关键节点附近提前预置清障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确保一旦出现情况,能拉得出,打得赢。
二、 智慧赋能,精准发力,拥堵化解于微末之间
为应对预期中的车流高峰,开封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充分发挥“智慧公路”平台效能,通过大数据研判、无人机巡查与地面力量联动,实现了路网管理的“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
精准预警,疏导前置: 利用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对通往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公园等核心景区的干线道路,以及连霍、日南高速出入口等关键节点进行全天候态势感知。假期期间,累计发布实时路况、绕行建议及天气预警等信息820余条,通过导航合作平台、可变情报板等触达车主超几十万人次,从源头上均衡了路网流量。
高效处置,畅通枢纽: 在全市易堵点布设11个临时应急处置点,构建路政、养护、交警、应急、气象、导航平台、交通广播等“多位综合一体化”联动执勤机制,印发了工作手册。针对发生的轻微刮擦事故、车辆故障等突发情况,推行“快处快撤”机制,极大缩短了占道时间。据统计,整个假期,全市公路系统成功预防和化解各类规模性拥堵事件93起,其中通过远程引导自行化解65起,现场快速处置28起,确保了主干公路主动脉的持续畅通。
三、 暖心服务,情满旅途,打造便民温馨驿站
保畅通是职责,优服务是情怀。今年“双节”,开封市公路系统将服务关口前移,让“暖心”成为古都开封的另一张名片。
“公路驿站”全面升级: 在全市范围内开放了15处“暖心公路驿站”和“司机之家”,除了提供传统的热水、应急药品、维修工具外,还新增了新能源车充电桩、免费WIFI、旅游咨询导览等服务。假期期间,各驿站累计服务过往司乘人员逾3500人次,成为旅客们交口称赞的“暖心打卡地”。
应急救援使命必达: 成立6支党员先锋突击队,24小时待命。共执行车辆救援、人员救助等各类应急援助任务100余次,包括为爆胎车辆更换备胎、帮助与家人走散的老人儿童等,每一次及时伸出援手,都化作了旅途中最温暖的瞬间。
主动服务彰显温度: 组织百余名青年志愿者,在重点路段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景点介绍和文明旅游宣传,累计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约5000余次。他们的微笑与耐心,让每一位来到开封的客人都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暖。
四、 隐患清零,防患未然,筑牢公路安全防线
安全是畅通的基石。节前,开封市公路系统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假期中,巡查力度再加码。
强化巡查密度: 采用“机械+人工”“空中+地面”的立体巡查模式,日均巡查里程超过300多公里。对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无死角检查。
即时消除隐患: 假期期间共修复路面坑槽及破损45处,维护更新标志标牌33个,清理边坡杂物及疏通排水设施70余处,修复隔离栅28处,整治安全隐患(一般)5处,整改完毕5处。所有隐患均被消除在萌芽状态,未因设施问题引发任何安全责任事故,为公众出行构筑了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数字背后,是担当,是汗水,更是为民服务的初心。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开封市公路系统以 “化解 93 起拥堵隐患、提供 5000余次暖心服务、整治5处安全隐患、修复路面坑槽及破损45处” 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保通保畅任务。他们不仅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更是温情服务的提供者和平安出行的守护者,用“怎么样?怎么干?怎么办”的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实际行动为“诗和远方”保驾护航,为平安开封、魅力开封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从而实现了“四通八达,愉快抵达,安全到达”的动人局面。(作者:彭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