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
有说法称,流太多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但也有人说不流汗不利于身体排毒。
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
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其实,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出汗,只是汗滴还未成型就蒸发了,这种情况叫“隐性出汗”。
当身体活动起来(比如运动、进食、情绪激动),产热增多,或者当环境温度升高,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人体就会增加出汗来散热降温。倘若排汗机制失灵或超载,人就可能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医生表示,在相同环境下,出汗多少与个体的基础代谢、汗腺数量、汗腺的发达程度、汗腺的分布偏好等都有关系。
1基础代谢
一般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对散热要求也高,更容易出汗。比如,青壮年往往比老年人出汗多,孕期及产后比非孕期女生出汗多。
2汗腺多少和发达程度
人体汗腺有200万~400万个,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发达程度不同:汗腺多且发达的人,自然出汗多;先天汗腺少或者不发达的人,就会出汗少。
3汗腺分布的位置偏好
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乳腺和会阴处,小汗腺分布全身,集中在手掌和脚掌。汗腺分布的位置,也存在个体差异。手心、脚心、腋窝、脖子这四个部位出汗多,通常属于原发性多汗,是一种基因决定的多汗现象。
4常见的出汗情况有以下几种
肥胖性出汗:较为肥胖的人,脂肪较厚,散热也慢,因此出汗就更多。
味觉性出汗:摄入辛辣食物时,辣味会刺激到交感神经,使人出现冒汗的情况。
精神性出汗:常说的“捏一把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情况下,小汗腺受到一定的神经刺激,能够促进汗水的分泌和排出。
孕期出汗: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基础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导致出汗增多。以上的出汗情况,都属于正常的代谢反应,只要在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就没有什么问题。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汗量在500~1000ml,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导致出汗增加,夏季出汗量可达到1500~2000ml,约等于3到4瓶矿泉水的量。
汗多和出汗少并不能判定身体的好坏,部分人群因体质差异,会有出汗多、出汗少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平时出汗多或出汗少,没有伴随着其他不舒服的现象,都是正常的情况,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不爱出汗的人天生汗腺较少或不发达,导致身体排汗少,这是正常的。但若高温下或运动后感觉很热,却一点汗也不出,需警惕无汗症或少汗症,以及甲减、神经损伤、皮肤问题。
有些人或许会问前胸后背出汗多,是不是也是身体虚弱,这种情况需要辨证来看:
前胸后背本就是汗腺较发达的区域,出汗自然更多一些;
但如果平时比较劳累、操心多,并伴有气短、走路容易气喘吁吁等现象,可能是心气相对不足。这类人平时不要熬夜,可适当午休以养心气,还可以多练习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爱出汗,排查一下4种病然而,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医生提醒,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糖尿病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容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2.甲亢如果身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随之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会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还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3.感染性疾病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4.自主神经失调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五个细节顺利度过暑天
1.补水
水对大脑、心脏、肾脏等代谢活跃的组织影响很大。不少人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但此时身体已经失水2%了。流失的钠元素则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来补充。
建议大家养成定时、主动饮水的习惯。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饮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1500毫升。运动、户外作业、高温时可以多喝一些。
2.补点电解质人在大量出汗后会流失很多钠,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乏力、呕吐、头晕甚至昏迷。出汗多时可以补充电解质饮料,也可以喝点绿豆汤或红豆粥。
3.少吃辣食建议合理膳食,多吃果蔬,适当喝一点酸味饮料。比如酸梅汤,既避免过多出汗,又生津开胃。此外,金银花茶、薄荷茶或柠檬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4.出汗别立刻冲凉医生提醒,出汗后最好用毛巾擦去汗液,或者换件衣服,待汗水消失再温水洗澡。此外,长时间吹空调会影响排汗系统正常运行。高温天要给身体主动出汗的机会,不是特别闷热时,不妨关掉空调和电扇。
5.多吃富含钾、钠的食物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或者水果来补充。还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多吃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易出汗,平时要注意观察出汗是否有其他的不舒服,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汗,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作者:书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