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践行党校初心 打造红色学府——河南省委党校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践行党校初心 打造红色学府——河南省委党校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0-11 14:27

  河南省委党校与新中国同年诞生,至今已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75年来,一代代省委党校人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忠实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干部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宣传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河南省委党校以改革创新凝聚事业发展共识,围绕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突出“四个创新”,以完善基本培训提升育才质量,以优质研究成果彰显献策水平,以建强基础能力夯实学校质量,以严格校风学风体现治校有方,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导干部,朝着打造“最讲党性、最讲纪律、最讲学习、最讲正气”的红色学府阔步前行。

  优化培训内容,确保供需匹配。河南省委党校不断优化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课程,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构建“总论+分论+河南实践+案例”课程体系,开发总论课程5门、分论课程25门、河南实践课程12门、案例课程22门。实施党性教育“七个一”模式,引入《焦裕禄》《红旗渠精神永在》《党课轻骑兵》等河南特色课程。建立“7+10+N”履职能力培训课程体系,推动培训供给和岗位职责需求精准匹配。探索实施“管办评分离”改革,聚焦基本培训班次教学开展督导,聘请离退休教授、行业专家等担任督学,深入分析研判教学课程选题、讲授方法、课件制作、课堂表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实施毕业学员“回访调研制度”,征集对干部培训的需求和建议,不断深化对党校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基本培训方案。

  优化路径方法,确保提质增效。河南省委党校持续探索干部培训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创新,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树立融合理念,以政治训练统领基本培训全部活动,融入履职能力培训全过程,突出政治性第一属性,重点培养“七种能力”。强化数字赋能,升级改造信息化设备,依托“线上+线下”“主课堂+分课堂”渠道,成功承办中央和国家部委及河南省委有关部门主办的各类线上培训班50余场,实现好课程、好资源在全省延伸覆盖。加大案例教学开发力度,重要专题综合运用“理论讲授+原著精读+案例分析+实践学习”的方式,增强学员培训成效。

  优化培训资源,确保形成合力。学校加大创新融合力度,成立教研咨一体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打通基本培训“人财物事”保障通道。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行业专家、优秀劳模为兼职教师。按照节俭、适度的原则,更新教学多媒体设施,改善学员住宿和就餐环境,添置“红色书吧”、理发室、自助洗衣柜、公共打印机、自助购物机等设施,得到学员一致好评。

  打造高端研究平台。学校积极发挥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平台作用,成立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立河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整合党史、党建、科技文化等多学科研究力量,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用好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努力成为具有河南特色、党校特色的红色文化研究高地,在全国范围内有成果、有声音、有形象。去年以来,学校教研人员在权威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收获良好社会反响。

  开展高质量咨政建言。学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2023年以来通过内刊《调研与建议》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咨政报告47期,其中关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红色文化等调研建议纳入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了党校智慧。建立河南省党校系统“1+18+5”智库联盟(1家省级党校、18家市级党校、5家干部学院),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依托该平台,2023年、2024年分别在全省市县党校和干部学院立项决策咨询课题154个、167个,有效提升了基层党校、干部学院教研人员开展咨政研究的积极性。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学校坚决落实“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要求,在全国党校系统率先成立义务宣讲团,打造“百场义务宣讲”品牌并常态化推进,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宣讲,去年以来圆满完成160余场义务宣讲,今年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义务宣讲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以精品课程助推高质量办学。学校新制定实施制定《精品课培育和奖励实施办法》,从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面设立5类精品课奖项,严格评选标准,建立培育长效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对获得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的教师给予30万元资助,同时在职称评审、职级晋升上优先考虑。新修订完善基本培训课程集体备课、分级听课、观摩考核等管理办法,严把课程质量关。成功开展首届案例教学精品课评选,进一步调动了全校教师参与精品课建设的积极性。制定实施《教研人员“采风”调研实施办法》,让“采风”调研成为教师的必修课,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形式多样地深入基层“采风”调研,掌握前沿的、实际的、鲜活的、全面的情况,并将“采风”调研成果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实用性、生动性。

  探索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新路径。学校对青年教师开展岗前培训,邀请校内老教授和校外专家集中开展党校历史教育、党规党纪教育、教育心理学等通识教育。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制定《校外实践导师工作室建设意见》《青年教师校内导师选聘管理办法》,聘请改革先锋吴金印、全国劳模李连成等担任实践导师,选聘校内资深教师担任理论导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弥补实践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加强党校系统协作和对外交流。从统筹全省党校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全省党校系统基层培训质量出发,提出建设全省“大党校”格局的设想,初步建立上下贯通的党校业务指导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河南省委党校自行研发,得到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有关部门和兄弟党校的认可,目前已将全省18个地市及县区党校、干部学院全部纳入,可实现全省党校办学信息实时更新,汇总收集全省党校系统特色培训课程,基本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党校课程、课题、师资等数据信息融通共享。

  强化常态化纪律教育。开展“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专项纪律教育,去年以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学员违纪事件,被评为省直纪检工作先进单位。把从严管理贯穿办学全过程。坚决守牢党校意识形态阵地,加强集体备课、分级听课、授课提纲审查等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党校课堂没有任何杂音。把好科研和咨询“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把牢正确学术方向,加大查重力度,要求教研人员坚持科研诚信,恪守学术道德,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或参加各类讲座论坛等。对遵规守纪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发现的问题,督促抓好整改整治,把从严治校的纪律、规矩、规范立起来,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河南省委党校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河南省委党校将继续不忘党校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在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精品课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不断提升基本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激励河南广大干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胜昔)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