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曾为华北地区最大银号!同和裕档案史料出版,再现豫商兴衰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曾为华北地区最大银号!同和裕档案史料出版,再现豫商兴衰故事

来源:大河财立方2024-06-07 08:54

  在民国初期的中原大地上,诞生过这样一家银号。它的营业足迹“北伸平津,南延沪宁,东至新浦,西达成都、太原”,全国拥有分号等40余处,一度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银号、河南三大地方金融机构之一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文图】在民国初期的中原大地上,诞生过这样一家银号。它的营业足迹“北伸平津,南延沪宁,东至新浦,西达成都、太原”,全国拥有分号等40余处,一度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银号、河南三大地方金融机构之一。虽然它最终难逃湮灭于历史舞台的命运,但其故事,仍值得后人铭记与深思。

  6月6日上午,同和裕历史与档案史料研讨会暨《同和裕档案史料汇编》新书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会上,《同和裕档案史料汇编》正式发布,河南这一段尘封的近代金融史、豫商奋斗故事,也以档案的形式,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

曾为华北地区最大银号!同和裕档案史料出版,再现豫商兴衰故事

《同和裕档案史料汇编》新书发布会

 

新乡商人创办华北地区最大银号

  新乡县姜家庄人王晏卿(1886年~1984年),出身商贾之家,少年时随父王清臣打理家中私产同和银楼。因常与商贩接触,耳濡目染而胸怀营商大志,成年之后即离家转赴本地道生长商号,以学徒身份历练屯粮放账、银钱汇兑等相关业务。

  清末,道清铁路和京汉铁路先后通车,使卫河航运得以通达东西南北各大市场。新乡作为道清、京汉两线交汇处和卫河水运枢纽,成为豫北各县及晋东南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据《新乡市志》载,“晋东南的煤、铁,博爱的烟,沁阳的怀药,焦作的煤,荥阳的草编,原阳的大豆、花生、麻类、红花,西南乡的小麦,东南乡的棉花、红枣、辣椒等均在此装车装船运往各地;北来的海味、食盐、煤油、布匹,南来的文具、纸张、颜料、丝绸、食糖均在此集散,粮食、花行、油坊、磨坊、客栈比比皆是,农副产品、土产日杂、棉布棉纱、百货文具、食品医药、饮食服务行行俱全”。

  1911年,发现商机的王晏卿离开道生长,次年即与赵安侯等人集资一万两千块银元,在新乡顺河沿街(今北关大街)成立同和裕银号。银号创办初期采用“低息放款,高息存款”经营模式,为当地工商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很快在新乡确立了金融垄断地位。

  1915年到1933年间,同和裕银号先后在道口、开封、汉口、上海、天津等地设立分号,在许昌、临清、亳州、正阳等地设立办事处,在保定、哈尔滨、南京、晋城等地设立代办处,“北伸平津,南延沪宁,东至新浦,西达成都、太原”,共有分号等40余处,店员850余人。同和裕银号靠大量吸收军政界、工商界及私人存款,社会信誉日高,金融实力增强,从而建立了自己庞大的金融网络,甚至取得了民国政府赋予的发行纸币的资格,逐渐成为华北最大银号。凭着严格管理和诚信经营,同和裕的业务迅速扩展至工商业,兼有百货、洋布、染织厂、造纸厂、五金等工商企业105家,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发展二十余载,同和裕已成为集银号、综合性工商业为一体的具有影响力的民族企业。

  随着金融垄断体系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加强了对钱庄、银号的管控。作为民营企业的同和裕在与官办银行、官僚资本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银号迅速扩张导致运营成本增大,加上银号社会化存款大量用于投资兴办工商业,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等,使同和裕发生了三次大的挤兑风潮。1933年10月,与河南农工银行、同和裕银号并称为河南金融三大支柱的信昌银号关闭,直接引起同和裕银号挤兑风波,尽管民国河南省政府出面予以维持,仍无力回天。1937年10月4日,同和裕银号被宣判破产。

汇编同和裕兴衰档案史料,再现豫商辉煌奋斗故事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为再现同和裕银号发展历程,完善河南乃至全国金融、工商业发展史的研究史料,由河南省档案馆编撰、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同和裕档案史料汇编》。

  “河南省档案馆馆藏同和裕档案,分布于馆藏民国档案众多全宗中,有账单类、图表类、诉讼类等,能够相对完整地呈现同和裕企业在各个时期的经营区域、业务范围、组织架构等,反映出民营企业在社会动荡中‘寓金融于商业,以商业固金融’,构建以工商业为基础的牢固金融阵地,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侵华背景下南京政府的金融改革和经济统制对传统金融业的深刻影响。”河南省档案馆馆长李修建在致辞中说。

  “由于历史原因,大家对晋商、徽商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豫商,大家知道的比较少。这次对同和裕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发布,就是为广大读者揭开了近代豫商的神秘面纱,对河南近代工商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继承和发扬豫商文化的重要举措。”中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董中山在致辞中表示。

曾为华北地区最大银号!同和裕档案史料出版,再现豫商兴衰故事

同和裕历史与档案史料研讨会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赵士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唐金培、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苏全有、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商学院院长郭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广军、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守谦、原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王戈峰等列席专家学者,也对《同和裕档案史料汇编》的出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对同和裕档案史料,从史学研究、工商管理、红色金融文化传承、人物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进行论述,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和裕档案史料汇编》选题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时代价值。河南省档案馆对馆藏同和裕档案的挖掘、整理、编辑、出版,不仅为河南工商业历史、金融史研究提供了具体、鲜活的、原汁原味的档案史料,而且对今天构建中国特色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河南省档案馆将以此次发布会和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继续做好散存于其他档案馆以及社会上同和裕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同和裕专题数据库,吸引更多学者关注、研究、深度开发同和裕档案,赓续河南工商业、金融文化,持续深化同和裕档案史料研究。”河南省档案馆副馆长李宝玲说。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举办春季招聘会

  • 浙江宁波志愿服务进乡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互联网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2025-03-03 08:58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2025-03-03 08:57
雷圣宾介绍,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计算、光学器件、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超越传统碳材料的独特功能。
2025-03-03 08:52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上,需要汇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注入更加丰沛的“源头活水”。
2025-03-03 08:51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025-02-28 09:51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5-02-28 09:50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
2025-02-28 09:47
在宇宙中,有一类神秘天体——流浪行星
2025-02-28 09:46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2025-02-28 09:44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元人民币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2025-02-27 09:15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可能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2025-02-27 09:37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2-27 09:22
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24小时解答疑难问题,为研究人员查找资料……“DeepSeek+高校”的智慧教学研究场景正在北京部分高校实现。AI浪潮已至,智慧校园是大势所趋,但AI与教育的融合仍有赖于师生素养提升、技术适应性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
2025-02-27 09:18
根据美国航天局最新测算结果,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撞击概率已降至0.004%。美航天局表示,小行星“2024 YR4”不再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它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测试行星防御科研和预警流程。
2025-02-27 09:16
26日,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2025-02-27 09:24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2025-02-26 09:52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设备,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冰盖末端,是东南极冰盖的溢流区之一。
2025-02-26 09:51
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联合瑞士巴塞尔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
2025-02-26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