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拜祖”平台隐藏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南> 要闻 > 正文

“云拜祖”平台隐藏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来源:中原网2024-04-03 10:35

  

  黄帝,作为一位伟大发明家。据说,他曾随身携带着一个古老的木箱,里面装着他亲手绘制的草药图谱,各种发明工具以及一些神秘的玉器或青铜器。这些宝藏被精心地包裹着,等待着有缘人来揭开它们的面纱……

  ”云拜祖“,阅千年。

  4月2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已正式上线,当“云拜祖”遇上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拜祖祈福的同时,“触碰”祖先们的文化符号,感受国家宝藏的魅力。

  开箱之小口尖底瓶

  首先,登录“云拜祖”平台首页,可以看到黄帝脚下奔流的母亲河——黄河,四周是祥云笼罩的嵩山、塔林,少林功夫等元素,左侧浮动文物正是我们要“开箱”的宝物之一——小口尖底瓶。

  2023年,裴李岗遗址新发了迄今国内所见的最早的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是酿酒用的器具。裴李岗文化小口尖底瓶的发现,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小口尖底瓶,将小口尖底瓶的历史向前推了几百年。小口尖底瓶的出土为探索裴李岗与仰韶文化的源流关系提供了新的关键实物证据。

  开箱之莲鹤方壶

  其次,在“AI游故里”章节中,左下方系祖台上方放置的文物则是我们第二件“开箱”宝物——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春秋郑国国君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壶高125.6厘米,重64.3千克。壶身呈椭方体,修颈斜肩,垂腹圈足,整个壶身遍布纹饰。圈足下压着两条勾首顾盼的卷尾兽,张口咋舌、似乎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圈足四面各有一对浮雕式伏虎纹,在伏虎纹下又布满细密的蟠螭纹。

  莲鹤方壶,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观念和艺术理念,不仅反映了青铜艺术在春秋时期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更蕴含着春秋大变革下百家争鸣、力求解放的时代精神。

  开箱之彩陶双连壶

  进入“我的拜祖”界面,画面正中间为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连壶,这件宝物是和平、友好、相敬的象征。

  彩陶双连壶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的双壶相连的造型,在古代陶器中更是绝无仅有,新颖独特、精美别致,具备文物与艺术的双重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彩陶之冠。

  器物为泥质红陶,由两只形制相同的陶壶并列连接组成,敞口缩颈,鼓腹平底,腹部连接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两侧各饰一耳。壶身正反两面以红色打底,用黑彩绘制粗平行横线纹,横线纹中间以数组三条短竖纹装饰,一壶为垂直短竖纹,一壶为倾斜短竖纹,线条简单流畅,既对立又统一,使单调的几何纹富有变化和韵律感。 此壶可能为饮酒用具,从造型上看并非生活用品,应是当时氏族结盟或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首领及长者对饮的酒具,是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

  开箱之贾湖骨笛

  第三件“开箱”宝物是在“VR元宇宙”界面,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嵌入了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

  贾湖骨笛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故称“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

  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七孔旁开小孔加以校正。骨笛在出土时断为三节,每一断裂处均有多个缀合孔,说明它折损后曾被精心修复,可见主人十分珍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

  开箱之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

  第四件“开箱”宝物来自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它因“颜值”闻名海内外,它就是由数百片绿松石镶嵌而成的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数百片绿松石历经三四千年无一松动脱落,光洁依旧,它们的长宽只有几毫米,厚度1至2毫米,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该夏代器物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该物件通高16.5cm,宽11cm。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铸好牌形框架,然后有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

  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镶嵌工艺出现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

  开箱之甲骨文

  “会动的甲骨文”“挑战用甲骨文还原美食”“玩转甲骨文”……当年轻人专注于移动端时,古老的文字也在被他们青睐。下面“开箱”的宝物来自于安阳市殷墟遗址,并与仓颉有着不解之缘的甲骨文。

  在“VR元宇宙”界面,戴上VR眼镜的天团成员仓颉,用手触碰一处甲骨文,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交接。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属于上古汉语的记录载体。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商代遗址——殷墟。上图所示的这块甲骨文是甲辰贞祭祖乙刻辞卜骨,商代晚期,牛肩胛骨。残长26.5厘米,残宽19厘米,1973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小屯村南地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开箱之牙雕蚕

  这件宝物是一只可爱的蚕宝宝,进入“熊熊跃动”界面,卧在桑叶上的蚕引人注目。大约5300年前的一天,在伊洛河汇流入黄河处,一只家蚕正在吐丝,先民将这一瞬间精心雕刻于兽牙之上。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牙雕蚕。

  牙雕蚕在郑州双槐树遗址“破土而出”,对探寻“中国丝绸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它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其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呈绷紧的“C”形姿态,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形神兼备。

  今日的开箱分享就要结束了,“云拜祖”平台中的文物元素,尔等都找到了吗?

  快来一键开启全新体验,在拜祖祈福的同时,寻找“最早中国”的文化符号,见证五千年的文明。让全球华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活动中来,沉浸式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文章关于黄帝的相关故事根据历史记载进行创作演绎)

  今年,“云拜祖”平台依然采用全面覆盖的登录方式,继续拓宽登录渠道,方便全世界中华儿女快捷登录,一起“云拜祖”,共赴“心灵之约”。

  1、点击“云拜祖”平台H5版(https://2024.huangdinet.cn/h5/#/)”,直接进入。

  2、扫描以下二维码,或者在微信搜索“云拜祖”小程序,登录“云拜祖”平台,体验全新的网络拜祖祈福互动形式。

  3、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经济日报客户端、河南日报客户端、顶端新闻、大象新闻、郑州日报客户端、郑州晚报客户端、会面、看郑州、中原网、正观新闻、郑州发布、学习强国郑州学习平台、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百度、搜狐、腾讯、网易、知乎、小红书、豫记、郑州圈儿等网络平台,可登录“云拜祖”平台。

  在海外平台方面,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环球网、凤凰网、正观新闻、Where Zhengzhou等账号发布小程序推文;在中国网的中、英、法、西、阿、日、韩等七个语种网站以及环球网的英文网站上发布小程序帖文;此外,在加拿大枫华之声网、欧洲北欧时报网、日本中文导报网、意大利欧洲华人报网、巴基斯坦华商新闻网等20家海外华文媒体网站上设置登录入口,方便海外用户通过这些入口直接登录“云拜祖”平台。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图片故事丨用民族美食“烹”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