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遗苗绣在创新中拥抱时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非遗苗绣在创新中拥抱时尚

来源:新华网2024-08-13 15:12

焦洪秀(右一)与少数民族妇女交流苗绣技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贵阳8月12日电 题:非遗苗绣在创新中拥抱时尚

  新华社记者骆飞

  苗族妇女焦洪秀的作品近日获得了国际艺术设计大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作品,也能与世界‘对话’,让我更有信心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谈及获奖,焦洪秀特别欣慰。

  在今年由法国设计业联合会主办的2024第三届FA国际前沿创新艺术设计大赛(中国赛区)上,焦洪秀带去两幅以苗绣元素为主的时尚绘画,在1.3万余件有效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大赛专业组金奖和铜奖。

  其中,金奖作品名为《锦绣之旅》。焦洪秀将传统苗绣中人物、花鸟等纹样创新性地进行几何化呈现,以更富设计感的时尚手法将苗绣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描绘出苗族人当下的美好生活。“虽然整幅作品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但作品的配色、图案设计等灵感都来源于苗绣,这是作品的灵魂。”她说。

  焦洪秀荣获贵州省级“最美绣娘”荣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苗绣入选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9岁的焦洪秀成长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炉山镇洛棉村。自幼看着母亲染布、刺绣、缝制衣服,焦洪秀对苗绣等非遗文化充满兴趣。

  大学本科学习美术设计的她,始终保持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一直努力找寻更大的平台宣传苗绣等非遗文化,传承民族手工技艺。

  到大学进修,提升专业水平;跨越多个民族村寨,访问非遗传承人;相继经营文创店、成立公司……最近这10年,焦洪秀奔走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路上。

  “大众对民族手工产品的热爱,让我看到了民族手工的广阔市场。但苗绣等传承人的青黄不接,也反映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任重道远。”焦洪秀说。

  2018年,焦洪秀成立文创公司,主要从事民族传统特色手工艺人才培养及相关产品研发销售。

  焦洪秀(右一)与少数民族妇女交流苗绣技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每年,焦洪秀都会接待不少研学、考察的团队。她也受邀到很多地方开展培训。截至目前,焦洪秀累计参与培训了700多人次。她也因此被聘为贵州省妇联“锦绣计划”智库专家,并于2023年获得贵州省“最美绣娘”、省级“乡村工匠”等荣誉。

  “除了指导大家熟练地掌握刺绣等技艺,我更希望能给大家带去新的设计和创作理念,在传承苗绣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拥抱时尚。”焦洪秀说。

  在她的工作室里,不仅展陈着高端定制的民族服饰,也有很多融入了刺绣、蜡染等非遗元素的日常用品。“苗绣的可塑性很强,不仅可以是民族服装的经典装饰,也能成为诸如抱枕、箱包、鞋帽等日常用品的时尚搭配。”焦洪秀说。

  为了让民族非遗文化从“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赋能乡村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苗绣等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越来越大。

  自2012年以来,贵州省相继出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此外,贵州还积极搭建国际展示平台,如2023年9月在意大利米兰主办《中国苗·艺术展》,向世界展示了纹样图案繁复精美、手工工艺细腻精湛的苗绣作品。

  贵州省凯里市银绣专班办公室负责人刘睿说:“苗绣等非遗文化传承既需要保留原汁原味,更需要和当代审美相结合,将传统技艺和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时尚潮流。”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