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桥梁建设的“贵州精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桥梁建设的“贵州精度”

来源:贵州日报2023-02-23 18:25

  初春时节,贵州德余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桥面系施工现场,工人们在起吊设备的辅助下,将重约70吨的横梁安装到距离水平面200米高的柱顶上,并达到毫米级安装精度。

  乌江特大桥是德余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长1834米、主桥50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几个月前,大桥主拱合龙时,项目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采用系列先进工艺和设备,将拱肋合龙段误差控制在了2毫米内。

  有着“世界桥梁博物馆”美誉的贵州目前在建和已建桥梁近3万座,世界高桥前10名中,有4座在贵州,是世界级高桥最多的省份。

  “精度”始终是贯穿贵州桥梁的关键词。近年来,贵州通过科技创新、BIM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等,不断提升桥梁设计、建造、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的生产和运营质效,以桥梁建设跨越式发展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技术攻关确保桥梁建设精度

  今年1月,平罗高速大小井特大桥再添殊荣,获得2022—2023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作为平罗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大小井特大桥是世界上山区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大桥拱座施工现场地形陡峭、拱脚预埋件安装精度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实现塔架自动纠偏和索力自平衡;在施工工艺上,大小井特大桥全桥58个吊装节段,节段最大净吊重达160吨,上百吨重的节段被一节一节吊到200多米的高空后,再精确移动到指定位置拼接起来合龙,精度达到毫米级。

  去年底通车的大发渠特大桥主桥桥面到河面高度约281米,同样作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传统的节段吊装工艺并不适合大桥所在位置的地理条件。为克服地形限制,确保安装精度项目技术人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自主研发出整套单塔缆索吊系统。

  这套系统包括“单塔缆索吊装+大吨位锚固横移索鞍装置吊装系统”,承载大发渠特大桥主拱圈、拱上立柱、钢盖梁、桥面及护栏等材料及构建的吊装,最大吊装重量为240吨,累计吊运物资近2万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贵州桥梁建设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更多,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开展系列技术攻关,用创新支撑起一座座大桥梁飞架山间,积累丰富的造桥经验。

  在“黄金十年”的公路建设大跨越发展进程中,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发布技术指南20部、地方标准7部、申请专利13项,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

  BIM技术贯穿桥梁建设全周期

  跨越乌江的金烽乌江大桥是贵州首座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施工的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主跨650米,两岸均采用重力式锚碇。建设过程中,为解决锚碇预应力管道和型钢支架“打架”的问题,技术人员创新运用了BIM技术提前定位。

  “将BIM技术应用到锚碇大体积混凝土预应力管道定位的方法,就是在施工前把预应力管道进行空间模拟,检查有没有空间冲突的地方,以便及时优化型钢支架的位置和数量。”贵金高速公路第十标段项目有关负责人谢钦建说,仅通过这项技术,全桥两个锚碇加起来节约了近200吨型钢支架。

  2019年通车的平罗高速平塘特大桥是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组合梁斜拉桥,其16号主塔高达332米,相当于约110层的高楼,为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

  当时,全国高速公路桥梁桥墩施工尚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当地复杂地理条件影响,3个超高主塔成为平塘特大桥施工的主要挑战。面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使用BIM管理系统,通过过程仿真模拟、施工进度仿真模拟、动态模拟控制等,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主塔及主梁建设。

  近年来,作为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BIM技术在贵州桥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设者基于BIM技术在桥梁设计、建造、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的应用,不断提升桥梁建设的生产和运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贵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说,通过BIM技术,一些复杂的构造、枢纽、工艺等可通过模型直观演示,精准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

  让桥梁“建管养护”更智慧

  2月中旬以来,位于绥阳县境内的桐新高速黄鱼江大桥工程正加紧施工建设,建设者们在力争早日实现合龙。

  现场工人实名制登记系统、塔吊电梯施工中力学性能监控系统、施工现场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现场,通过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系统,利用系统自动分析,管理人员可在PC端及手机随时了解监测数据情况,如若出现报警,可第一时间知晓,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月13日,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在该桥前期开展的锚碇浇筑工作中,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贵州桥梁建设集团下属子公司桥梁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智能温控系统应用后,系统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层独立调节水泵,并根据砼内温度控制冷却水管的进水温度,解决了老旧温控设备笨重且难以快速周转安装的问题,同时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实时、分层独立进行温控,使浇筑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在坝陵河大桥,贵州高速集团中南交科公司自主研发的桥梁监控检测平台通过云端,实时掌握大桥目前的健康状况、车流情况、养护情况等信息,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能快速进行反应处理。

  精度即科技,贵州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好桥、管好桥、养好桥。

  交通运输部《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贵州在桥梁、隧道等重要场景开展边缘计算、BIM+GIS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探索和应用,鼓励已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化改造,推动在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运行全要素感知、智能应急处置等方面取得突破。(记者 袁航)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燕赵”粮仓春耕正当时

  • 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首座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