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象山区位于广西桂林市中心区域,为让百姓安居、让游客乐游,象山区靠着一次次用心用情的“微治理”,让这座山水名城的烟火气里充满平安、和美与幸福。
“不要再劝了,我是不会回去的。”近日,张阿姨坐在社区长椅上,语气里透着委屈和倔强。因婆媳关系紧张,她赌气离家,儿子和邻居轮番劝说都无济于事。了解情况后,“漓水象山?汤瑛工作室”的成员主动找她拉家常、讲情理、析矛盾,耐心的疏导让婆媳间的坚冰渐渐消融。
小区内,周某在楼顶平台养鸡养狗,粪便异味让邻居杨某苦不堪言,多次交涉无果。杨某向“漓水象山?汤瑛工作室”求助后,工作室联合社区民警数次上门,从邻里和睦讲到市容管理,在情理法的交融下,周某自行清理了楼顶平台。一场可能爆发的冲突,就这样被悄然化解。
“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才能把矛盾化解在最前沿。”该工作室负责人汤瑛说道。
2022年7月,象山区着眼基层治理痛点,聘请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退休党委(支部)书记、干部组建工作室。3年来,各个工作室聚焦群众需求开展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将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深受群众欢迎。以翠竹社区原党委书记汤瑛命名的“漓水象山?汤瑛工作室”已经化解家庭、邻里纠纷数十起,成为群众身边贴心而温暖的“解压阀”,被评为象山区五星级“老书记工作室”。

作为桂林中心老城区,象山区近年来直面人口激增、老旧小区密布带来的治理挑战,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多元共治激活治理“神经末梢”,为民生安居筑牢法治堤坝。
在象山区阳桥安新派出所,智慧大屏上的辖区地理图像清晰呈现,画面被精细划分为多级警格。点击任意警格,人口信息、隐患点位、治安动态等数据即刻显现,这正是象山区“党建+警格+网格”管理平台日常工作的场景。
据了解,象山区在社会网格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公安警务网格建设,把辖区内的房屋划分为“大、中、小、微、精”五级警格,将综治网格与警格纳入“一张网”,同时在“大、中、小”警格内设立警格长,在“微、精”警格内设警格员,推动资源在警格内循环。警格员身兼“辅导调解员”,将矛盾排查融入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隐患发现在警格、矛盾化解在警格”。依托这套警格管理防控网,城区构建起“五级联防、五户联保”治理格局。

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象山区还接入“象情通”小程序,鼓励居民、企业等通过线上平台反馈问题。大家打开“象情通”小程序,就能随手拍、随时报,让辖区内的风险隐患、矛盾纠纷信息实时直达综治中心,便于综治中心提前介入、及早处置。
“楼下消防通道堆了杂物,已上传照片。”“小区门口井盖松动,麻烦处理。”如今,这样的情况反馈在象山区已是常态。集“问题上报、进度查询、结果评价”于一体的“象情通”小程序,构建起象山区基层治理的崭新格局。
多重举措之下,象山区今年以来基层治理成效持续彰显,实现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双下降,信访量、法院案件受理量双下降。人民调解“第一防线”作用凸显。
(长青 令五 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