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5日,一场以“智汇民俗·AI传承”为主题的讲堂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举行。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技术手段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开辟新路径。
当前,不少传统民俗文化面临记录难、传承难等现实问题。本次讲堂汇聚人工智能专家、高校教授、民俗学者与文化从业者,共同探讨如何以科技之力推动文化传承从“被动保护”走向“活态发展”。
广西文潮科技集团董事长韦强在《数字方舟:AI如何为濒危民俗建立“永生”档案》主题分享中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对濒危民俗进行系统性数字化采集与建模,构建起民俗文化的“数字基因库”。活动现场,“云上都安”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广西民俗文化协会党支部、广西文潮科技集团、广西桂(东盟)AI学堂、自治区档案馆等联合举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潘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