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旗所指处,匠心筑梦程。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创新探索“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维工作法,5年来深耕南宁市三江坡古村落,用专业匠心书写了高校党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三江坡地处邕江源头左江、右江交汇处,拥有45处69幢明清古建筑,传承着丰富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面对“老屋闲置、产业凋零、文化断层”困境,该党支部“把组织生活开到田间地头”,自2020年起组织65名师生党员扎根乡村,完成12处重点古建筑测绘保护,建立古村落数字档案库。联合6家单位组建党建共同体,开展23次“古建保护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召开6场研讨会,形成攻坚合力;创新提出“微改造+轻旅游”方案,修复古巷肌理、打造非遗工坊、开发研学路线,激活古村文旅价值。
依托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优势,该党支部将课堂搬到古建屋檐下,开展《古建测绘》等实践课程,指导学生用专业设备精准测绘,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数字化档案。同时开设“非遗+趣味”文化课程,教村民讲党史、帮老人记录非遗故事,让孩子们在榫卯搭建、扎染制作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厚植家国情怀。
以科技为翼守护文脉,该支部采用“无人机航测+激光扫描+人工复核”技术,实现古建筑测绘误差小于2毫米,建立高精度数字模型,达成“一键看古村”。协助申报市级非遗项目1项,开发耕作项目7个,实践成果获多项省级赛事奖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编制成果3册,获主流媒体报道近60次,形成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广西方案”。
该支部以三江坡为“党员教育培育基地”,构建“实践-感悟-升华”育人链条,开展“三个一”党性锤炼活动。5年来,12名学生在实践中递交入党申请书,8人成长为支部骨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赖小华、郭海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