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记者从南宁市“抓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新闻发布会获悉, “十四五”以来,南宁市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聚焦“一老一小”的所急所盼,协同推进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抓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老一小”是千家万户的牵挂,也是民生保障的重点。南宁市以国家各项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抓手,推进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在全区率先出台《南宁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和施行《南宁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定》,推动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南宁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市级项目加快建设。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重点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围绕老年助餐需求,在城市社区开设长者饭堂,累计服务老年人用餐390多万人次,守护了“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大力发展旅居康养,泰康之家·桂园等一批重大康养旅居项目投入运营,南宁市位列2024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排行榜第二名。“十四五”期间,南宁市进一步健全完善老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南宁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老年友好型社会加速构建。
积极推动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与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生活保障和关爱帮扶范围。“十四五”以来,南宁市累计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超1亿元,惠及近11万人次;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超5000万元,惠及4.5万人次。将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以“幼有善育”为目标构建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有1300多家托育机构,托位数4万多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62个,基本满足不同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始终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8.4%以上,示范园数量领先全区,多项指标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效满足了群众“入好园、托好幼”的需求。联合16个部门集中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针对流动儿童难以适应流入地生活问题,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开设“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站”,为儿童提供兴趣课堂、城市融入等多样化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同一片蓝天下,与爱共成长”公益行动,助力3300余名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