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6日,以“数智健康,共享发展”为主题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五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举行了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启用仪式。
据介绍,该中心落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精心布局、整合资源,在一栋楼内实现从急救、检查化验、治疗、康复、保健的一站式医疗服务,有效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升良好就医体验。该中心以提供国际诊疗和特需诊疗服务为特色,聚焦中国—东盟跨境急危重症救治,重点集结了多学科疑难重症诊治资源,拓展重症救治区域,有力保障了疑难病症优质医疗资源的高效运转。
中心总建筑面积115877.2平方米,共设床位838张。手术室翻倍扩容,并特别组建复合手术室,可覆盖多学科疑难危重症的救治需求,实现“三位一体”的诊疗整合,体现多学科诊疗理念,将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与影像诊断三大功能无缝融合在同一个空间,可大幅降低救治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该中心新配置的航空救援平台,使医院能够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优势,有效推动国际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再提升。放射、超声、药学、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员“顶配入场”,专设血液供应与消毒供应作为硬支撑,为国内国际患者的诊疗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为中国—东盟开展跨境医疗服务与合作而建设的线上生态平台——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也落户中心内,该平台持续迭代,利用信息技术和AI赋能建立起更流畅、高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跨境医疗协作体系。自平台运行3年来,已服务跨境病例超500例,东盟患者逐年递增。
据悉,该中心是外交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复立项的国际医疗卫生合作重大建设项目。中心将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上合,辐射东盟国家,进一步提升广西高层次、高质量医疗保健水平,有力拉动区域协同应急响应和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为东盟国家提供远程医疗交流的智慧平台,形成国内外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核心基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龙邦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