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9月17日电 (记者黄艳梅)9月16日至17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五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疾病防控合作分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聚焦公共卫生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
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卫生部门官员、世界卫生组织及亚洲开发银行代表,国内外知名公共卫生专家,人工智能、医药等头部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人围绕论坛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沈洪兵表示,公共卫生问题是关乎全人类命运的重要国际议题,中国愿与东盟各国一道,进一步加快探索数智健康新理念和新技术在疾控领域的应用。
沈洪兵倡议各方聚焦区域重点传染病,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疾病防控领域的转化应用,提升疾病防控质效;研究搭建数据安全共享框架,共同推动建立跨境公共卫生数据共享标准以及相关数据有序流通、合理应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智慧公卫纳入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公共卫生合作议事议程,推动区域智慧公卫合作向纵深发展。
图为论坛专题报告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杜振宗表示,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始终高度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卫生合作。广西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为支撑,积极探索“智慧公卫”建设创新实践,不断深化与东盟各国区域智慧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为共同增进区域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届论坛以“智慧公卫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专题报告、实践分享、学术演讲、技术展示等多个环节。论坛围绕数字智能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创新应用、跨境传染病区域合作机制、传染病多点触发智慧化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传染病信息共享、数字化健康驱动下的精准化流行病学等方面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