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5日,2025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在南宁开幕,会上发布第四届“中文+物流与供应链职业技能”国际赛暨首届东盟国家高校邀请赛。这标志着国内顶尖AI技术与跨境物流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落地广西,为中国—东盟物流人才培养注入“智能新动能”。
该赛事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南宁师范大学主办,科大讯飞提供技术支持,北京物资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20多所高校协办,决赛全程在广西举办,2025年9月底开启报名通道。
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打造的国际化赛事品牌,“中文+物流与供应链职业技能”国际赛以国内外高校物流与供应链相关专业国际学生为核心参与群体,是推动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深化物流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自2022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功办赛三届,国际影响力逐年攀升,累计吸引五大洲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国际学生参赛,为国际中文教育与物流专业教育融合注入动力,搭建起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与实践成果展示平台。
本届赛事全新升级,增设“首届东盟国家高校邀请赛”是最大亮点。这既是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物流人才需求的精准响应,也是广西依托区位优势,推动“语言文字+职业教育”走向东盟的重要探索。赛事契合“初落八桂”的地域特点,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前夕“预热”,还特别设置东盟国家高校组队参赛模式,彰显广西在中—东教育合作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未来,赛事将采用“广西线上线下办赛、区内与东盟高校联合办赛、中—东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渐进模式,计划2027年前探索形成由广西主导、为东盟量身定制、人工智能视域下的物流与供应链国际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
国内两大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次联动应用是赛事核心亮点。赛事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物流、采购与供应链领域教育教学AI大模型“中物灵境”,与科大讯飞基于星火大模型研发的“国际中文智慧教育”AI平台有机融合,高度契合广西“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发展路径。
以赛事为纽带,广西将先行探索特定领域人工智能“小切口”实践,携手东盟高校推动区域AI与教育融合发展,为广西“数字中文建设赋能教育发展”教育强国试点积累经验,夯实广西在中—东AI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中的枢纽地位。
此次赛事落地,是广西立足“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定位、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也是物流教育与国际赛事融合、以技能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协作的创新探索。未来,赛事将进一步打通中—东物流人才培养通道,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人才动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 韦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