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论文写在田间 成果留在乡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论文写在田间 成果留在乡村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2025-03-18 20:36

  “全年开展服务138天,解决芋头连作障碍、大棚辣椒大苗移栽等产业技术问题5个。”这是丁成泉2024年的成绩单,他还利用周末时间走遍了贺州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在田间地头开展粮油作物、芋头、中药材等技术指导。

  丁成泉是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一县一团”钟山县团团长。

  3月6日至7日,78名乡村科技特派员“一县一团”团长在南宁参加“年终考”。

  论文写在田间,成果留在乡村。如何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这次年度考评给出了答案。

  数据为基,满意度为尺,考核标准很‌“硬核”。

  本次考评由自治区乡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牵头,设立2个专项考评小组,以量化指标与基层反馈双维度构建考核体系,调取“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后台数据,从‌日常服务数据‌、‌服务对象满意度‌、‌县区综合评价‌三方面对团长履职情况进行量化打分,重点核查团长完成服务天数、技术培训人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数量等指标,推动服务实效精准化评估。

  同时,还开展满意度调查,由当地受益者评判确“科技服务是否接地气”由当地受益者评判‌。‌

  组团服务哪家强?‌现场亮绩决高下。

  考评现场,各团长以PPT展示集中技术资源“组团服务”,以多领域协同突破解决产业难题。

  荔浦团团长李家文等针对传统种植荔浦芋因长期留种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滥施化肥、肥料利用率低及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应用荔浦芋全产业链数字管理AI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升了荔浦芋的产量及品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论文写在田间 成果留在乡村

  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一县一团”阳朔县团团长邓荫伟(左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 供图村

  已近70岁高龄的邓荫伟带领阳朔县团整合多个产业专家打造专班服务体系,‌“跨界联动”带领团队科技特派员解决产业技术问题10个,引进、转化应用、示范推广农业优新品种、技术、高效模式、专利等方面科技成果39项,传帮带培养县乡村本土人才72人,促进服务对象节本增效2200万元。

  ‌科技赋能,成果留在乡村。

  引进并转化应用315项科技成果,涵盖农业优新品种、高效技术、设施设备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通过技术转化与应用,解决了240个产业技术难题,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放3.4万份技术资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与推广,有效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研发56项新产品,包括农业新品种、加工产品、养殖设备等,丰富了市场供给,促进了农业产业延链增值。

  考核数据显示,“一县一团”科技特派员‌不仅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还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梧州市城区团团长覃秀菊联合科研院所及多家茶企成功突破广西茶树品种单一、育苗周期长、山地茶园肥水流失等技术瓶颈,集成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降低除草成本30%以上,并依托《六堡调味茶》广西团体标准实现示范生产3吨,带动增收22.5万元;创新“边示范、边推广”模式,推动桂绿1号等新品种加工的名优茶产值72万元,利润提升18万元‌。

  这一年,各团建立水稻、甘蔗、水果、水产等产业示范基地超20万亩,促进服务对象节本增效金额达3.2亿元,通过科技服务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

  黄学华带领兴业县团在卖酒镇卖酒村建立500亩食用木薯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镇3000多亩食用木薯产业发展,带动农户900多户,户均产值2万多元,户均提高经济效益13136元,成为当地主要增收产业。

  这一年,各团通过“1对N”结队‌“传帮带”模式,通过“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等机制,培养帮带了430多名县本土人才,联农带农益农成效明显。

  梁桂东带领隆安县团生猪产业组吸纳12户脱贫户到种猪场就业,在示范基地以入股分红形式,带动当地周边村屯32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平均人均收入3000元。

  蒙山县团团长朱光书帮助企业联系茧商销售3.6万斤滞销蚕茧,减少蚕农损失90万元;组织西河镇蚕农在冰雹灾后对近千亩桑园抢救,使桑园得以恢复生产,挽回养蚕损失300万元。

  拓宽领域,增强服务效能。‌

  各团探索“基地建设+送技下乡+线上直播+线下培训+现场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推动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农业科技的社会影响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精准匹配需求,建立“县区点单+团长派单+专家接单”响应机制,服务‌聚焦粮食安全、设施农业等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强化跨区协作,‌深化产学研联动,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双向赋能;‌延伸服务链条,从生产端向加工、仓储、品牌营销延伸,让技术服务充分激活乡村经济。

  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莫迪 通讯员林益群 徐有海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东粮仓”春耕春管正当时

  • 吕梁山上的“面塑盛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