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事发百色,69小时生死大营救,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事发百色,69小时生死大营救,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

来源:新闻在线2025-02-24 21:50

  百色的溶洞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不少科考人员前来探索。然而,有些未开发的溶洞内部环境复杂且暗藏危险。2月5日,有两名科考队队员在百色市洞靖镇那峨村活旺河源头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幸运的是,经过当地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失联队员全部成功获救,此次救援也创造了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奇迹。

  事发当天,这支洞穴水生生物综合科考调查队5人潜入水下洞穴,当天19时返程时,同伴发现有2人失联,于是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救援。接警后,百色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立即展开。

事发百色,69小时生死大营救,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

  百色市公安局城区巡警支队副支队长 梁良 被困的人员他们具体的位置不是很清晰,隐隐约约感觉是有回应 ,我们就沿着这个方向首先去搜寻。

事发百色,69小时生死大营救,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

  洞厅宽度大,水深超15米以上,水下暗流涌动,各类危险潜藏其中。救援队使用5个200米的大线轮从洞口往水下布置引导绳,在黑暗的水域左右来回穿梭。经过4个多小时艰难的潜水搜救,救援队在水下16米处溶洞气室内成功搜救到第一名失联人员。

  先喝碗姜汤水。 帮我再找一下我的学生小周。先上上面,不着急,慢点慢点,别急。

  另一名失联人员小周此时仍下落不明。水下洞穴环境异常复杂,崖壁、断层、钟乳石交错, 救援难度极大。救援队员只能依靠携带的光源,在能见度仅有3米左右的范围搜寻。大家先后10多次下探,排查了10多处水下空洞穴,体力和精神都达到了极限,但没有一个人放弃。

  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勤务救援大队队员 许世德:我先下去半个小时你再下,要保证氧气是满的,应该没问题吧?

  经过不懈努力,救援人员终于在水下28米处溶洞气室内发现小周,该地方距离救援队员出发的位置约500米。当时小周已3天未进食,身体极度虚弱。

  现场声: 要相信我们,没事,我们会坚持的。 我在这里,放心。转身 转身 ,一二起, 已经上来了么 ?对出来了,人已经出来了

  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勤务救援大队队员 吴星昊:我就看到一只手在上面,不动的,以为是被困者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结果他动了,就吓了一跳,我就意识到被困者还有意识,然后我就赶紧上去辅助他,把他带到安全的区域。

事发百色,69小时生死大营救,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

  经过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小周终于被成功救出溶洞,送往医院检查后,其生命体征一切正常。这场持续69小时的生死大营救,最终成功挽救两条生命,创造了国内洞穴潜水救援的奇迹。

  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勤务救援大队队员 许世德:我们用了三天的时间一个洞穴一个洞穴地去找,才找到了他

  百色市公安局城区巡警支队副支队长 梁良:从水底下能够把人活着带出来,这个少之又少。

  记者:何娴 黄腾 黄业倩 李琛 通讯员 黄露婵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着“云端校车”去上学

  • 海南:春日农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蛟龙”号计划2月份完成水池试验,3月组织实施南海海试。
2025-02-24 09:30
2月21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2025-02-24 09:26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构建了野生和栽培辣椒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揭开了辣椒性状演化奥秘。
2025-02-24 09:25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历经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蛋白,并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025-02-24 09:22
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在基座大模型基础上,仅耗费数十美元就开发出相对成熟的推理模型
2025-02-24 09:20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