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友为桥 以心相交——“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系列报道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以友为桥 以心相交——“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系列报道三

来源:南宁日报2025-01-17 10:45

2024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城市赛段,女子赛骑手驶过邕江南岸南宁大桥附近路段。

桂剧《南宁女儿邓颖超》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上展演。 南宁日报记者潘浩 摄

  今年年初,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传出利好消息:南宁又多了一条国际客运航线。自1月7日起,新增开通南宁—海防国际客运航线航班,计划每周二、四、六各执行1班往返。海防是越南仅次于河内和胡志明市的第三大城市,东盟重点经济城市。该航线的开通,丰富了旅客自南宁乘机前往越南的目的地选择,将进一步提升南宁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南宁与越南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贸易往来和旅游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在“南宁渠道”的作用下,南宁与东盟各国地方间人文交往愈加热络,丰富多彩的人文交往为各国人民架起沟通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拉近了两地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加强会商联络

  丰富合作内涵

  2024年,南宁市新增国际友城4个,年增长量在全国同级城市中位列第一。至此,南宁市的国际友城增至31个,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国际友城作为南宁市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资源渠道,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南宁通过整合原有国际友城交往渠道,建立“南宁+多边”会商联络机制,有针对性地与友城开展各类人文交流及经贸合作的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重要节庆互致问候,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友城间的紧密互动。

  此外,南宁抢抓RCEP正式生效带来的机遇,相继建立南宁市RCEP商协会联络机制、“六外融合促开放”工作机制,通过统筹整合对外交往中的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外人文交流,助推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实践,增进了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凝聚了双方深化合作的共识——

  在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与友城的教育合作,设立“南宁市国际友好城市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已有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智利等国家的56名学生获得该奖学金。2024年,南宁市与友城共签署10项教育合作协议,涵盖职业教育等,加强与南宁交往获得友城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在医疗方面,相继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医疗机构成立朱琏针灸国际研究海外二级基地,推动中医药在东盟国家的传播和应用。

  拓展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在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南宁聚焦文化、体育等领域,持续打造内容丰富的南宁文化艺术品牌,让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到一起,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离,激发情感共鸣,促进价值观契合。

  “歌与梦相遇这里,我和你相遇在这里,Welcometo广西,你来了就是一生的知己……”2024年5月13日晚,南宁市青秀区文艺代表团赴越南海防的第四场演出在海防市吴权郡举行。当《广西欢迎你》的歌声在吴权郡演艺中心响起,传递出广西的深情厚谊,现场800余名观众挥舞双手呐喊回应,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友谊的种子在心田悄然生根。

  这是南宁市组织文艺代表团出访越南海防参加凤凰花节的一幕,此次演出不仅展示了南宁独特的文化魅力,更增进了两地人民的情感交流。近年来,南宁市通过组织文艺团体参加越南海防市凤凰花节和马来西亚怡保市友城文化节,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和南宁人文底蕴,推动南宁市文化“走出去”,以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与创新促进中外人民民心相通。

  此外,南宁还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中国—东盟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少年绘画展、“阅·见世界”南宁国际读书分享会,以及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城市赛段、南宁·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春天的旋律》跨国春节晚会、跨国中秋晚会在东盟国家家喻户晓。

  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和人文交流活动让南宁与东盟国家间沟通交融频繁密切,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民众来华工作和学习。

  强化国际育人

  培养卓越人才

  南宁市是中国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省会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如今,这座面向东盟的开放之城,正以人才为纽带,编织出一张张跨越国界的合作网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人才汇聚于此,奋斗逐梦,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2023年,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与越南河内大专学校、苏州富纳科技公司越南公司等牵头组建了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张叶茂表示:“电子产业是越南的第一支柱产业。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人文交流,为我们在越南的中资企业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中越职业教育合作创新发展。”

  拓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朋友圈”,着力打造人才“有为之地”。南宁紧紧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新定位新使命,积极探索与东盟各国在人才领域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

  成立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联盟,创新“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南宁市积极创建面向东盟的跨境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中国—东盟智慧物流产业学院、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陆续落地;开展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引才引智活动。

  举办中国—东盟外语主播大赛,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才。2020年和2022年,南宁举办两届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外语主播大赛,吸引了众多海内外院校、MCN机构的专业及非专业主播参赛,成功选拔出一批中国及东盟国家的优秀小语种跨境产业人才,并通过“桂品出海”跨境产业链服务计划,扶持广西农垦、广西轩妈食品等一批本土企业在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上开店销售,帮助本土品牌首次进入东盟多国电商市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场场文化相融的活动,一个个深化合作的成果,如同一砖一瓦,构筑起南宁与东盟各国友谊的坚实桥梁,让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南宁日报记者吴青华 余秋兰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