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攻坚!向新!八桂吹响春天的号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攻坚!向新!八桂吹响春天的号角

来源:广西日报2025-01-14 10:40

攻坚!向新!八桂吹响春天的号角

钦州港首次满载靠泊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侯朝博/摄

攻坚!向新!八桂吹响春天的号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加快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NO.1 看看我们的“第一”

  我国首条规模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

  首次实现汽车面板区内生产

  钦州港首次满载靠泊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初步预计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3%、3.4%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粮食产量280.76亿斤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45%

  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

  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突破万列

  增进民生福祉

  初步预计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1%

  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2%

  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2.9%

  民生支出增长6.8%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和7.1%

  城镇调查失业率5.5%

  去年做了什么?

  推进国家政策落地落实

  ◉围绕国家一揽子经济政策,出台配套措施126项

  ◉筹措30.5亿元撬动“桂惠贷”新增贷款2317.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0.4万户

  ◉旅游业发展稳步向好,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8%、11.1%

  强产业 增动能

  ◉启动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5.7%

  ◉新增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9家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产量成倍增长

  ◉科技“尖锋”行动突破重大技术254项

  ◉新备案专利产品增长74%

  ◉我区参与的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6%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317.5亿元

  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合湛高铁开工建设

  ◉南宁至珠海高铁南宁至玉林段建成通车

  ◉高铁运营总里程超2400公里

  ◉南湛高速广西段、贺州至连山高速、龙门大桥建成通车

  ◉龙滩特大桥建成并获大型公路与铁路桥国际最高奖

  ◉平陆运河投资完成工程概算的64.6%

  ◉北部湾港新建成运营5个泊位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新增统调煤电装机198万千瓦、核电装机118万千瓦

  扎实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工业投资增长38%,建设跨境跨区域产业链项目146个

  ◉全区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433个,落地项目完成投资3185亿元

  ◉北部湾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十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增长12.6%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过货量突破2.2亿吨

  ◉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23.2%

  ◉启动建设中柬(北海)产业园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

  ◉友谊关智慧口岸基本建成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6.5%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居西部和边境省区第一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改善灌溉面积75.8万亩

  ◉食糖产量连续33个榨季排全国第一

  ◉水果产量连续7年排全国第一

  ◉脱贫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建设大中型水库美丽移民村350个

  ◉新增1600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

  ◉改造农村危房5785户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0.6%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区管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2.9%

  ◉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在全国率先推行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推进7项全国市场监管重大改革创新试点

  ◉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增长12.7%、27.2%

  ◉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增长23.4%

  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

  ◉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41.9%

  ◉完成植树造林434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1720平方公里

  ◉百色获批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桂林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北海涠洲岛获“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

  ◉加大财力下沉稳基层“三保”

  ◉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特别是超强台风“摩羯”影响

  ◉社会治安形势良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29%

  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427所,新增学位7.54万个

  ◉新增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校各2所

  ◉纳入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9万家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2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76个、14万户,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启动

  ◉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18.7亿元、惠及310万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好促消费、增投资、扩内需、强外贸,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粮食产量282亿斤左右

  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今年怎么干?

  促消费+惠民生

  ◉扩大健康、养老、幼托、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

  ◉培育壮大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推进南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

  ◉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推进200个以上投资超亿元的文旅重大项目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200个以上,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

  ◉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

  ◉建成崇凭铁路

  ◉开工罗城至宜州等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400公里以上

  ◉推进防城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北海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桂江航道等水运项目

  ◉加快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完成南宁机场改扩建项目

  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力争工业投资增长5%以上

  ◉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9%以上

  ◉力争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以上

  ◉落实“人工智能+”行动

  ◉新组建3家自治区实验室、5家综合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

  ◉启动新一轮科技“尖锋”行动,实施100个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改革!攻坚!突破!

  ◉持续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

  ◉全面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

  ◉推进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创新乡村金融服务

  ◉建设南宁、北海、贵港国家产融合作试点

  更有活力,更加开放

  ◉加快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

  ◉打造南宁机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办好第22届东博会、峰会及世界林木业大会

  ◉加快建设中柬(北海)产业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

  ◉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试点建设

  ◉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

  兴业!强县!富民!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大力建设现代化南宁都市圈,建设柳州、桂林副中心城市

  ◉分类推进边境小城镇建设,打造边海联动城镇带

  ◉开展完整社区试点

  ◉开展“一县一策”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试点

  ◉推进八桂宜居宜业县城试点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现代种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等庭院经济

  ◉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

  八桂“颜值”永驻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完成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植树造林380万亩以上

  ◉加力创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和南宁国家植物园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

  ◉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民生改善,民心更暖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筹措资金835亿元以上,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

  统筹发展和安全

  ◉有序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领域风险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推动商品房去库存,推进现房销售试点

  ◉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龚文颖、钟小启/整理 蓝敏/制图)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青岛:小小蓝莓果 致富金豆豆

  • 甘肃敦煌开通两条新航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