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光影,共绘文化交融新图景——写在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启幕之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以光影,共绘文化交融新图景——写在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启幕之际

来源:广西日报2024-12-16 16:14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刘 豫

  光影无限,连接世界。12月7日至15日,2024第十届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南宁举行。活动以“山海同行·影映未来”为主题,在大银幕上开启穿越国界和时空的光影对话,打造面向东盟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交流合作平台,用光影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讲好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交流合作的新时代故事,以此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让中国优质电影“走出去”,将东盟国家优质电影“引进来”。

  十一年,深化交流

  一直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人文相通,友好关系源远流长。2013年12月,广西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区位优势,在中越边境凭祥市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正式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影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

  11年时光流转,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载满一路的奋进、蓄积满怀的热诚,给影坛注入了无限生机。活动累计展映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电影达116部,举办城市包括广西的南宁、凭祥,泰国的曼谷、柬埔寨的金边等多个城市,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电影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观影学习、交流互鉴、洽谈合作的平台。展映过的影片,题材广泛、制作精良,很多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奖。其间举办的各类电影活动,更是内容丰富多彩、前瞻引领性强,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影产业的优势互补和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历届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不少影视项目的合作拍摄。广西电影集团与新加坡、泰国合作拍摄了东盟题材电影《再见,在也不见》,影片获得广西“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铜鼓奖。广西电影集团还与越南合作拍摄了电影《越囧》。为满足电影文化周影片译制的需要,广西电影集团2016年成立了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负责把双方的电影译制成中文或东盟各国语言,面向国内和东盟播映。目前完成译制的影视作品有中国电影《阿佤山》《天琴》和越南电影《漂泊》《烟草味》《热沙》,以及电视剧《狐仙》、纪录片《风物东兰》等,老挝语译制的电影《秀美人生》,已在老挝发行放映。

  光影间,携手同行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2024第十届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电影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联、自治区外事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文旅视听委员会、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作家协会、南宁市委宣传部主办,将以其深刻的历史底蕴、开放的包容性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为电影产业注入活力和希望,为全球电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搭建一个宝贵的平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2月7日晚,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开幕式将在南宁剧场举行。这是一场文化大融合的盛宴,不仅拉近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距离,也映射出当今世界的多元与包容,搭建起文化交流、理解与合作的桥梁。

  在电影艺术的世界里,故事是跨越国界的心灵语言,而合作则是编织文化交流纽带的金线。12月8日,2024中国—东盟电影发展座谈会、2024中国—东盟“山海同行·影映未来”电影主题对话、2024西南电影宣发六方联席会等活动将相继举行。其中,“山海同行·影映未来”电影主题对话,将围绕“中国—东盟电影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电影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的机遇”“跟着电影去旅游,探寻光影胜境”三大议题展开,聚焦中国与东盟电影领域的深度交融。这一对话,旨在促进双方在电影文化的交流合作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推动电影产业创新融合,让双方在银幕故事里相互理解,在光影魅力中携手同行。

  影像中,交融共生

  每部电影,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与文化的精髓,在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的展映影片中,这种交织表现得尤为深刻。12月8日至15日期间,主办方将分别在南宁的6家影城展映影片20部,包括东盟国家影片11部,中国影片9部。其中,由郑建国导演,青年演员陈泽耀、吕杨领衔主演的电影《金牌》将作为本届电影文化周的开幕影片在实验电影院(纳米4K巨幕影剧院)展映。

  东盟国家的影片中,马来西亚电影《金牌》讲述的是该国羽毛球残奥冠军谢儮好的励志人生故事;柬埔寨电影《白色大厦》围绕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地标性建筑“白色大厦”展开,描绘了城市变迁过程中鲜活的场景;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则是一部描绘家庭复杂关系和亲情羁绊的作品……中国影片中,既有表现“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戏曲电影《谯国夫人》,又有聚焦云南农村脱贫致富话题的喜剧电影《一点就到家》,还有讲述哈萨克族小男孩追梦故事的儿童电影《小马鞭》等。

  影像连接世界,文化交融共生。这样的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意义并不仅限于电影本身。每一部影片背后,都是创作者们的辛勤付出和对文化的深切关注。在观看与讨论中,观众都将在其中寻找到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故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收获的不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灵魂的启发与文化的交融。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的举办,将会让不同国度的人们在光影中找到共鸣,深化理解,缔结友谊,共绘电影交流华彩篇章。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课本里的抗日英雄 我们从未忘记

  • AI古风动画丨在古诗里过一天清明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