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钦州港片区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年8月设立以来,坚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制度创新推动地方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展示其作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的强大潜力和蓬勃生机。
制度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显成效
5年来,钦州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一港两区”战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机构、机制、政策等多维度创新。截至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的94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地实施,并形成了200多项具有“钦州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4项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占比高达43.8%。特别是“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等18项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为钦州港片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制度创新的有力推动下,钦州港片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近五年间,GDP年均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1%,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33.7%,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1.5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4%。特别是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钦州港片区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GDP增长8.8%,外贸进出口增长20.1%,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钦州分行在钦州港片区投入大量信贷资源,致力金融创新,持续推进中马金融创新试点业务,已成功落地创新试点业务中的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等多项重点业务。同时,该分行成功办理广西全区首笔“QFLP+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落地钦州港片区首批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中伟股份钦州产业基地航拍(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中伟钦州产业基地作为钦州新能源电池材料的龙头项目,自2021年开工建设,实现了“当年落户、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钦州高端制造新速度。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中心副总监宋昰昱接受采访表示,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行钦州分行第一时间派驻服务团队同公司对接,制定融资方案,完成授信支持,并主动将各类金融优惠政策惠及入桂企业,节约了实体制造企业融资成本。
国际门户港建设加速,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凸显
钦州港片区持续深化海铁联运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港口能级和辐射力。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已覆盖18省72市152个站点,实现了西部12省区市全覆盖并拓展到华北、华中地区;在运营内外贸集装箱航线达70条,通达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18个港口。钦州港已成为全国最大装卸能力港口之一,跻身全球集装箱大港50强行列,国际门户港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为深化多式联运业务布局,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设立了全资项目公司——广西陆海联运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项目。该公司业务总监张锐表示,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项目的建设管理、供水、供电、联合验收审批等方面得益于自贸区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便捷的审批流程,使得项目能够在20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
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项目 (广西陆海联运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
“两国双园”合作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再升级
钦州港片区扎实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推动多项中马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成功构建了首条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和再生金属跨境产业链;推动中马两国棕榈油上下游供应链、产业链升级发展;创新实施西部省份面向东盟飞地经济合作和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政策。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中马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也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新的示范和借鉴。
闵和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钦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广西自贸区闵和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高达3000万美元。该公司作为马来西亚外资企业在中马产业园区的标志性项目,按照“两国双园”的规划,致力于棕榈油产业链的深耕细作,实现从种植园到终端食用油包装产品的全覆盖。
马来西亚闵和国际有限公司内审部总经理潘南达说,物流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钦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货物从海外运抵中国的海运时间得以显著缩短。相较于传统物流节点,钦州能够节省两天的船运时间,这对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黄嬿羽 王岫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